始终不渝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2)

始终不渝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2)

——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对话

坚持以人为本、体制创新,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主持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础,是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的重要标志。应该如何构建这一社会治理格局?

杨宜勇: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首要的是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和主张,让各个主体各归其位,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研判社会发展趋势、编制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社会政策、整合社会治理力量、管理全局性事务等职能。应明确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提倡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增进社会公共利益,教育和引导市场主体诚实守信,杜绝假冒伪劣生产经营行为。应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依靠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平等对话、协商谈判、规劝疏导,化解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进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村规民约、社区公约等社会规范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协调社会关系、约束个体行为、保障群众利益等方面的作用。还应注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根本在于深化城乡居民自治,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因此,应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促进资源更多向基层倾斜,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

董克用: 社会治理既是对全社会的治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民生连着民心。只有人民生活幸福、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因此,首先要把群众生活保障好,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要把治理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疏导,建立健全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的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二是坚持多方参与。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努力形成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三是坚持依法治理。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理,首先要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增强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的思想自觉,逐步培育起全社会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法治信仰,进一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推动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其次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公正对待群众诉求,依法审理各类案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韩震:当前,我国社会治理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仍然很多,主要表现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待提高、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等。只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才能更好推进社会治理问题的解决,真正构建起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此,应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按照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要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完善改善民生和社会治理的各项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以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提高人民福祉、缩小收入差距、激发社会活力,消除社会矛盾产生的土壤,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