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学铨: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

庞学铨: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

编者按

哲学是为解决人类生存所面对的问题而产生的,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但反观国内哲学研究现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幅哲学逐渐走向抽象思辨而日益疏离于生活的图景。生活体验是美学的来源,美学也影响着个体对美的认知,但知识性话语的逻辑构造及其体系的封闭性,却导致美学与生活渐行渐远。哲学应当以何种方式面向现实生活?如何重建美学与生活的关系?这事关人类生活本身,也事关哲学、美学的发展。本版今天特刊发两篇文章,对上述问题作出回应,并希望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讨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哲学中出现了一种可称之为“实践理性转向”的新动向,强调关注现实、研究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生活条件、人及其生存的环境、人自身的创造性活动、生存意义及现实中提出的种种哲学问题,在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转向的理论表现主要有存在论现象学、心理(精神)分析学、诠释学、社会批判理论以及身体哲学、政治哲学、伦理哲学等。

事实上,这种关注现实、重视实践的哲学“转向”,早在19世纪中叶便由马克思开始了。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马克思就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批判旧哲学,开拓新哲学,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语境下的实践,是指作为主体的人与包括人在内的生活世界之间的交互活动。因此,马克思哲学主要不在于镜像式外观性地折射和解释世界,以形成某种完备系统的理论,而在于从实践的观点看待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并以生活为轴心展开其内涵与价值,并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实现世界和人自身的历史发展。这正是马克思哲学有别于其他全部哲学的根本之点,现代西方哲学的“实践理性转向”,依然没有超越文本与理论而转向现实与实践,正如伽达默尔所说,实践哲学的伟大传统继续存在于一种对其哲学内涵有所了解的解释学之中。

观照当下国内哲学的境遇,可以说基本处于这样的现状:纯理论哲学及其文本研究成就巨大,但着力于文本阐释乃至重复概念游戏的现象也较突出;哲学主要是哲学家和哲学研究者圈子内的事,但各个圈子即不同二级学科过度专门化甚至彼此壁垒森严;少数研究者开始关注生活和实践领域的哲学思考,但总的来说,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仍较疏远,生活世界并未成为哲学关注的重要领域。即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情形也大体如此:研究者或持守纯学术化的研究取向,停留于文本梳理与原典诠释,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旨归;或着力于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希图对当代中国发展提供哲学导向,结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生活世界特别是日常生活领域被疏离。如此,造成大众对哲学的陌生甚至逆反,更谈不上使哲学成为生活之必需、人们自觉的需要了。

这种现状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若以西方理论哲学的形态来衡量,关于生活的思考与思想,是否可以叫作哲学?这样的提问并不是臆想,冯友兰、张世英等著名学者便认为,我们今天讲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思想,是就中国典籍中一些同古希腊哲学相似、相通的内容而言的,如先秦的“诸子之学”、魏晋的“玄学”、宋明清的“道学”“理学”“义理之学”等。也因此,只有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的某部分可以用西洋哲学名之者,才可谓之中国哲学;中国学者只有可以用西洋所谓哲学家名之者,才可称为哲学家。眼下认同或主张类似观点者,不在少数。

实际上,以西方理论哲学为标准来衡量和裁判哲学的观点,是可以质疑的。30年前牟宗三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解释熊十力先生的“感触”论时说:哲学最根源的意义是在感触的那个地方。但现在念哲学的一般是哲学系的专家,他们认为感触纯粹是主体的个人的,这算甚么哲学,哲学是凝结化的论点、概念。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凝结化的论点、概念是第二义、第三义的事,这是专家之学,是一种学问。哲学真正的原初性意义在于将那个凝结的点融解开,化成原初的流动的水,这流动的水就是哲学。可见,哲学植根于对生活的感触,哲学的基础就在于人的生活。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