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么大,怎么治理呢?习总这么说(5)

中国这么大,怎么治理呢?习总这么说(5)

摘要:十八大以来,中共不断探索前进。在总体布局上,从十八大的“五位一体”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四中全会的全面依法治国;从2014年底提出“四个全面”到五中全会的“五大理念”,中共的认识在逐步深化。

厚植开放

中国的对外开放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代的“请进来”阶段:打开国门,让外国资本和技术进来。首先进入中国大陆的是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华人资本;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日本、韩国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欧美资本也开始涌入。这些原始资本的进入对中国改革开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阶段是“接轨”概念指引下的开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加入世贸组织,来自WTO等国际组织的压力与国内的改革意愿互相结合,推动国内相关体制改革,与国际通行的体制“接轨”。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的“走出去”阶段。大量国企和一些民企开始走出去,在海外设厂、实施海外并购。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今天的中国需要更高层次的开放,继续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在“接轨”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在“接轨”的基础上参与国际体系建设;“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秩序。

走出去,不仅是资本“走出去”,更有管理经验“走进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也是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过程。走出去的不仅仅有企业。近些年来,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任务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已经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名片。

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一带一路”是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计划,不仅有助于提振中国经济,而且为沿线和周边国家提供了全新的发展视角。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