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权贵们的走秀场(3)

美国大选:权贵们的走秀场(3)

三、美国政治的“权贵式经营”与“美式民主”的欺骗性

美国政治的“权贵式经营”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早在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时就已经存在。美国政治是豪门望族在金钱的加持下所进行的自娱自乐的游戏,“美式民主”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1.宪法为权贵掌控国家权力提供了便利。美国宪法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美国民主制度的来源与依据。然而,制定宪法的美国“国父们”的初衷并不是提倡代表民意的民主,而是以法律和正义的名义来限制民意的畅达。他们不愿意建立一个由众议院主导(或民意主导)的政体,因此费尽心思削弱众议院的权力:由最具有身份、地位与财富的“高贵人士”组成上议院(参议院),分割立法权;赋予总统“帝王般的权力”,让其政治地位高于议会;赋予“具有贵族色彩且不受民意影响的最高法院”权力,在必要时可以宣布立法无效。这样做于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财大气粗的豪门望族可以稳稳地掌控国家权力,不必受到民意的“骚扰”,例如亚当斯、汉密尔顿、罗斯福、肯尼迪等家族。

2.由金钱加持的“选举”让民主仅“服务”于少数人。选举一向被认为是民主最直接的体现形式,选举制度也是美式民主的基石。然而,由金钱所加持的选举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可以依靠这一制度进入美国的权力体系,美国选举的公正性并非真实存在。尤其是在201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一项取消政治献金上限的法律规定之后。实际上,2010年1月在著名的“联合公民诉讼案”中,最高法院以“政治募捐属言论自由的一种”为由,裁定政府限制企业、工会“投资”选举宣传的行为非法,就已突破了对“金主”投资的限制。2012年奥巴马、罗姆尼等候选人为了大选得利,千方百计讨好富人,获得巨额筹款,最后花费高达60亿美元,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烧钱的大选”。而今年的大选,有美国机构预计其花费甚至高出2012年选举。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指出,美国1%的人每年拿走国民收入的25%,控制着40%的财富。美国所有的参议员和大部分众议员赴任时是这1%人的跟班,在任时服侍这1%,留任时依赖这1%。按照有些人的说法,“美国选举已经成为‘钱举’”。

在政治“家族化”“世袭化”现象影响下出现的掌权者,在制订政策时,必然会优先考虑自己及盟友的利益,而非普通民众的利益,这大大降低了美国民主的广度。“金主”出钱支持候选人并非一无所求,而是建立在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基础上的。一旦候选人获胜,那么就会对自己的“金主”要么进行政治任命,要么制定有利的政策加以回报。以小布什政府为例。在大选筹款中,当时贡献最大的是“先锋俱乐部”。小布什就任总统后,前后共任命了该俱乐部43人,其中2位担任部长要职,19位出任驻外大使。而2001年小布什政府冒着世界反对舆论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支持(至少不得罪)石油和天然气等支持过自己竞选的大公司。除了小布什政府,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简单依靠选票的选举竞争为政客们的政治投机大行方便,导致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大众的利益遭到决策者的漠视,社会弱势群体亦无法得到保护。可以说,钱与权的交易使美国的民主更多地为少数富人“服务”,而离普通民众越来越远。

3.权贵家族长期把持“朝政”,破坏了美国民众的民主观。我们经常在各种场合和媒体报道中了解到美国民众对少数几个豪门望族垄断美国政治的担心与反感,但政治家族在选举中一再胜出也透露出美国人对这一现象的接受和妥协。美国网络杂志《Slate》曾指明,“家族政治本来就是美国的一部分,从建国初始,这样的情况就一直存在。”长期以来,美国权势的集中性已经在民众心中造成一种对民主的误解。几大家族成员长期霸占美国权柄,“这一现象或许违反了机会平等原则,但并没有违反统计学规律。在全世界,在政商界,权力仍然集中在少数家族手中。权势王朝正被普遍接受。”而从美国民众对希拉里和特朗普竞选结果的期待,以及克林顿家族和布什家族的后辈是否还会在下一轮、甚至下下一轮的大选中竞争的猜测中,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政治家族长期把持权力这一“既定事实”,已经降低了美国民众对民主的感知,破坏了美国民众的民主观。

表面上,美国的权力掌控者都是经过选举代表普通民众的,美国自己也标榜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然而,一个个权贵家族轮流执掌美国政坛的历史现实却有力地揭示出:一场场大选就是美国权贵的走秀场,他们通过这场走秀,为下一步掌控国家权力寻求正当性的外衣。2016年的总统选举也不例外。不论是民主党的希拉里获胜,还是共和党的特朗普获胜,都改变不了他们非富即贵的事实。这再一次证明,美国政治仅是豪门望族的游戏场,美国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美国的历史是美国特色的家族统治和门阀政治的历史。豪门望族以金钱加持选举,随后,他们又以选票来为手中的权力披上正当性的外衣,使其为自己及盟友服务。美国民主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少数有钱有势者制定规则,以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在美国国内如此,在世界上其他西方国家也是如此。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80268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亚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