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发展规划 让老年人的焦虑融化

老年教育发展规划 让老年人的焦虑融化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50%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有老年学习点。(10月19日中新网)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特别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增长较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发展规划》的出台,可尽早让老年教育存在的焦虑逐渐融化消失。

日前,因为中老年“相亲团”影响就餐环境,宜家家居徐汇店餐厅实行“先购餐,后入座”引发热议。其所折射的正是我国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问题。且不说老年活动中心不能满足老年人的要求,想要进入一所正规的公办老年大学,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目前,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退休后想上老年大学,难度甚至不比高考录取低多少。

《发展规划》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推进计划、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做了详尽说明,这还有待于各地在细节上未雨绸缪,精准应对,努力让老人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首先,老年大学的门槛设置需要尽量做到科学公平。

公办老年大学收费低廉,条件优良,有政府补贴,让习惯了精打细算的老年人趋之若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机构或文化场所,动辄每月收费几百上千元,让老人们望而却步。从社会反映来看,一些公办老年大学往往成了离退休干部的主要阵地,一般退休工人想进入老年大学难度很大。这不免有失公平。怎样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更合理公平地实现老年大学招生,是对地方政府智慧的考验。

其次,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和村居老年学习点作为老年大学的补充,场所安排和资金使用也要早做打算。

现在一些乡镇,行政人员发工资都成问题。很多村居,特别是老年人生活的村居社区,多是老旧社区,当时规划就比较拥挤,在这里找一个老年人活动场所很难。与其实施时遇到“肠梗阻”,不如现在早调理。

第三,不要忽视了流动老人的权利。

19日,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超四成留守老人迁移流动照顾晚辈,这与养老、就业一起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这些老人在异地生活,那么在生活所在地要上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及老年活动点,最好不要内外有别,应让这些老人享受同等待遇。当然,这带来一个问题,即本地政府不愿为外地老人买单。这是必须考虑的现实。国家不妨考虑给全国老年人发放老年教育券,拿着这份值一定金额的教育券,到哪里都可以上学和参加活动,同时可以减轻上民办老年大学的负担。

最后,老年大学要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细分,不能照搬一个模式。对老年人需求来说,一是“文化饥渴”,二是“社交需求”。年轻时条件有限,成年后又忙于工作、家庭,所以,许多“退”下来的老年人想通过老年大学圆一圆年轻时的梦,学一些赶时髦的新知识。另一方面,子女、孙子女“离巢”之后,老年人容易感到孤单、无聊,老年大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据媒体报道,一些老年人几十年“赖”在学校不肯“毕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给老人提供的文化设施、社交场所的匮乏。

养老是“夕阳工程”,但属“朝阳事业”,为长者提供有尊严、有温度、体面的日常生活服务,构筑幸福养老家园,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推进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常怀敬老之心,常扬尊老之德,常兴助老之风,常做为老之事”,才能让《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不走样,让老年教育存在的焦虑逐渐融化消失。

(作者单位:淄博电视台)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