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 中央带头“降虚火”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延边考察第二站:光东村水稻基地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把党的优良作风继承下来、发扬下去,敏于行、慎于言,降虚火、求实效,实一点,再实一点。“全党看着中央政治局,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3年多时间里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进行了考察调研,用实际行动引领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
进地震灾区,在四川芦山住临时板房;
走田间地头,在湖南湘西同村民一起摘柚子;
看邻里街坊,到北京大杂院关心居民取暖怎么办、上厕所远不远;
上边关哨所,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和哨兵一起执勤站岗;
……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他多次强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走群众路线,也是他的一贯作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郑板桥的名诗《竹石》。习近平曾将此诗稍作改动,表达他的亲身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说:“7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较深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习近平在河北省正定县担任县委书记时的工作照。(新华社发)
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正定县委有两辆吉普车,除了急事,他很少乘坐,总是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滹沱河两岸。他说这样既省汽油,又能联系群众。从滹沱河北到河南,是一片大沙滩,常常需要扛着自行车前行。当地老干部张五普回忆说:“那时我在西兆通公社任书记,他一个人来调研,骑一辆旧自行车,下自行车就和我握手。我问,‘习书记怎么你自己来了,你认得路啊?’习书记用衣袖擦一擦满头大汗,说,‘打听,我打听着就来了。’”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他多次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来表达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决心和态度。
八项规定只是十八大以来改进工作作风的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他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抓下去,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
“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作风建设的着力点在不断增多,与党心民心也更加契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