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张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框架、内涵和要点(5)

(三)产业组织

中国产业组织已经形成了比较典型的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叫做“中心-外围”模式;第二个模式叫做规模经济模式。

“中心-外围”模式是把复杂的工艺、复杂的技术研发、复杂的市场开拓、复杂的法律问题等都交给中心企业,外围企业不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只需要按照中心企业的生产指令去开展生产就好了。因此,外围企业的分工极其细化,准入门槛也很低。在高度分工细化和高度市场准入的条件下产生激烈的竞争,最终形成极高的生产效率,这就是“中心-外围”模式。用流行的话来讲,“中心-外围”模式也叫做“集中式的云服务”。中心企业就是一个集中式云服务中心。

我再举一个例子,你就更加看到这个模式还挺有市场,挺有生命力的。很多同志认为,军事领域中的预警机是具有升空探测能力的平台。其实,这只是预警机的副业,预警机真正要做的是集中式云计算中心。有预警机存在,其他飞机在飞的时候,就不需要具有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解决能力,只需要有探测能力就行了。在飞行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了问题,只要把数据链交给预警机,由预警机来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如果预警机认为应该由飞机去解决,那我就去解决它,如果认为应该由巡航导弹去解决,那么预警机就把这个数据链交给巡航导弹,由巡航导弹把它解决掉就行了。这就是“中心-外围”模式。这个模式会产生什么?所有的飞机在前端,可以尽量的标准化和轻量化,不需要有非常大的计算能力,把大量的航电资源节省下来交给航程,并把计算机所占空间交给武器。这就是预警机技术所产生的一种有效的军事配载模式,跟我们刚才所说的“中心-外围”模式在逻辑上其实是一样的,都可以使终端极大的标准化、简化。

“中心-外围”模式非常富有生产效能,但最终惠及到中心企业的时候就有意思了。整个外围企业都是根据中心企业的生产指令生产的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中心企业对这些中间产品和零部件进行使用的时候,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大规模生产。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通过大规模生产保证质量,通过大规模生产形成统一的外观形象进行展示并覆盖市场。但是大家再思考一下,这种生产方式是很有生产效率,但它最终生产出来的是什么产品?标准化产品。而我们的市场正在变成什么市场?差异化和个性化为主的市场。用标准化的产品去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就存在一个天然的错位,这错位对于很多企业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就出来了。我们现在的需求没有问题,符合发展方向。供给和需求出现了不匹配,我要改谁呢?改供给。怎么改?到底是总量不匹配,还是结构不匹配?是结构不匹配,就要改结构,所以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逻辑就出来了。

接下来,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原来认为,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其实不是。它不仅要淘汰这两个产能,而且对现在看上去富有生产效率的产能也要进行模式创新、形态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创新,使它能够产生差异化的高效产品供给,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如果没有创新,它没有办法与中国的需求匹配到一起去,这就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和挑战。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对不是只针对传统企业的问题,那些看上去非常富有生产效率的企业也必须共同学习和面对这个大问题,需要在理念上有一个调整,要用差异化去满足个性化。

我们见到的美国再工业化、德国工业4.0,见到的所谓3D打印,大家从这个角度再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3D打印、增材制造?所谓3D打印,就是用第一个生产环节直接去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你有什么个性化需求,我就生产什么产品来满足,只是把中间的分工给抽象掉,这是一种新的3D打印生产方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所以,德国工业4.0、美国再工业化等,其实也都是面临这样的挑战产生的一系列的创新思路而已。

如果讲到这儿就完,大家肯定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我们的差异化产品和个性化需求之间还有一个问题:一个差异化的供给要迅速匹配到个性化的需求当中。在潘家园市场有一个璞玉放在那儿,等了十年终于等来了它的买主。对于我们现在的这种生产来讲,这个市场的效率太低了。我必须要让这个市场能够以最快的效率匹配差异化供给和个性化需求才可以。

因此,供给侧结构性管理不是到这儿就结束了,我们还有一个环节叫市场准入。

(四)市场准入

市场应该是怎样的市场?要做智能化的市场,以最高的效率去匹配个性化和多样化。智能化市场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在信息基础的条件下,通过信息基础的保障,使商品和服务一生产出来,甚至在生产过程中就能够通过信息渠道把它找到,而消费者也无时无处不在互联网上。消费和需求都基于信息基础设施发生,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实现差异化需求和差异化供给之间的匹配。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大家想想看,中央对于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叫做高速、移动、安全、泛在。从这八个字来看,你就知道它是匹配智能化市场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供给。这是第一点。

光有信息基础设施还不够,我们要求这个市场要快,效率要高,要具有撮合性的特征。那么,这个市场就必须要具有预知能力、预判能力和主动的撮合能力。这个能力靠什么?要靠我们对人类的惯性思维和偏好的一个把握。这个把握就是大数据技术。我们还要大胆地去应用大数据技术所产生的市场预期和市场把握。大数据技术的背后是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又叫相关性思维,它将是对人类思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人类思维是因果思维,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因为雁栖湖周边的环境很好,人口居住相对较少,具备发展会展经济的条件,所以产生了在怀柔发展会展经济的想法和要求。这是我们“因为所以”的思维。而大数据思维是相关性思维,不考虑思维过程,只考虑结果,凡是有湖的地方,湖水又比较洁净,周边有山,有水,有湖,建会议中心的成功概率较高。为什么较高?我不知道,但是我能够通过这个概率直接算出这样一个结果。这就是一种静态的跨越模式,没有过程,只有开始和结束,却是对人类思维的一个巨大节约。

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据大数据思维条件下的智能化市场,可以对个性化和差异化进行有效配置。我们形成了又一个基本概念,一定要有一个智能市场来做支撑,因为市场的效率低是做不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个要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五个方面的要点:三去、一降、一补。但是我们对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有两个角度的认识。第一个角度的认识,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顺着它的思路走,使比较难以化解的历史积淀得到较好的化解。第二,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将会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政策空间,也可以运用这些政策来实现我们的发展和赶超。

接下来我简单地跟大家分享一下“三去、三降、一补”,我希望大家看到的不仅是三去、一降、一补的表面,还要看到它背后所隐藏的逻辑。

第一,要积极稳妥地化解过剩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的关键是淘汰僵尸企业。关于淘汰僵尸企业,我们又有一个要求: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

僵尸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所以要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僵尸企业的国有资产值多少钱的问题。我该怎么样处置僵尸企业才不会构成国有资产流失,才算符合国有资产的管理规定?那么,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点,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安排,是不是现在就应该起步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够把国有资本有效实现形式保住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的资产形态,是不是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交给市场去进行处置?

第二点,我们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多兼并重组的对象可能是国有企业自己来兼并重组,但很多程度上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来兼并重组。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混合所有制到底怎么改?员工持股计划该怎么做?这些改革在2016年必须得动。

第三点,新成立以后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董事会制度到底该怎么组建?我们的市场化人才选聘到底该怎么选聘,有哪些规则不能碰,有哪些规则可以碰?混合所有制企业下的党组织到底承担哪些功能,扮演哪些重要的角色?也必须要有一个答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办法做。

第二,帮助企业来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一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我们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二是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所以,营业税改成增值税的改革、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和税前扣除的改革、18类政府性收费的全部免除、部分政府性基金的免征等,这些改革都将成为税费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于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的问题,我个人是这么来认为的: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的问题,有可能到2017年才安排,2016年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一般来讲不会降低,因为先营改增,营改增之后最终形成各个行业的税率水平,2017年再去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所以,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讲,将获得连续两年的减税。2016年的减税主要是抵扣的增加,2017年的减税主要是税率的下调。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大门即将敞开。

关于社保费用向下调整和社保费用的整合问题。大家都知道,生育险要合并,社保费率也有一定程度下调。像上海,基本上下调了2.5%的社保缴费率。影响还是有的。对企业来讲,较大地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除此之外,煤电价格联动机制、降低物流成本机制等一系列的安排都在2016年起步,我们的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会展业等,都有可能在这个条件下得到进一步有效地拓展。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去库存主要是去房地产库存。但是对于企业来讲,现在死库存的压力也不容小觑。因为很多企业在2013年前后增加了大量原材料库存。结果,2014年原材料价格一降就把企业的库存压成了死库存。压成了死库存之后,很多制造业企业的压力也不轻。但是,2016年去库存主要是去房地产的库存。大家注意一下,房地产库存不是指二手房的问题,而是指新房。改善性需求主要瞄准的是二手房,改善性需求再活跃也很难解决新房市场的库存问题。所以,新房市场的库存主要靠两个主体解决: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农民工。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农民工要进入到房地产库存的化解程序中,一要提升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地位和购房的必要性。我们要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增加必要性。二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满足农民工住房的切实需求。第一,农民工自己买房。第二,政府通过提供公租房的方式来帮农民工买房。房地产的使用是化解住房存量的第一个渠道。

第二个渠道,房地产的投资活动。房地产的投资有两种。第一类投资是,投资以后主要靠买卖差价来赚钱的,这个投资本身不产生回报,而主要是把其他行业的增加值纳入本行业来实现。第二类投资,是,投资活动产生了资本品,资本品运用于当期的GDP创造过程,并且通过参与当期的GDP创造获得有效回报。第二类资本品的投入是不会损害GDP增长的,反倒对GDP形成一个有效支撑。我们在这里提到的房地产投资,主要是指第二类房地产投资,就是鼓励大家买下房子后,再把房子出租出去,以租金的方式来获得房地产的经营回报。从整个中央的精神来看,对房地产市场加杠杆的方式,不是中央所提倡的去库存的方式,它所带来的影响甚至是一个有害的影响,不仅加剧了房地产买卖差价的投资属性,而且还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第四,扩大有效供给,要补短板。第一,要做精准扶贫。第二,降低企业债务。第三,增加投资于人的力度。第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第五,去杠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有两类:第一类,因为政府信用过度运用所产生的风险;第二类,市场主体在融资过程所产生的风险。2016年我们在地方政府债券的管理中再推出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一方面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加大;另外一方面,还要把政府信用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和范围之内。

地方政府债券的债务成本将通过置换债的方式予以有效地化解。2016年还要有一个大的置换债的安排,我们要用大约三年的时间把地方政府原有债务置换成有效的债务模式。

最后,大家别忘了,置换债券,它的本意是什么?是用政府信誉把原来的抵押资产置换出来。原来的债务都是平台企业所举借的抵押债务,现在是用政府信用把抵押资产置换出来。于是,在置换债快速推进的同时,地方政府将会获得又一批没有抵押过的资产。没有抵押过的资产将跟地方融资平台有效地合作,或者跟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这种新的方式进行有效地合作,在未来为进一步提升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降低地方政府的投资负担提供重要的空间。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刘玉婧 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