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分别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胜利会师。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标志着一场持续整整两年的万里长征以工农红军的全面胜利宣告结束。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之际,回想起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工农红军当年在世所罕见的艰难条件下所做出的伟大壮举,再看看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风雨历程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无不感慨万千——万里长征,无愧为一场改写中国命运的凤凰涅槃!
符合凤凰涅槃的主体宗旨:
秉持真理、伸张正义
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从成立之初就以救普天下劳苦大众于水火为己任,领导人民矢志不渝地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立志要把旧中国建设成为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除了人民利益没有丝毫自身的利益。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抛头颅、洒热血,无数党的优秀儿女牺牲在前进道路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吃苦在前、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深受人民拥护和爱戴。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完全符合凤凰涅槃“秉持真理、伸张正义”的价值要求。
符合凤凰涅槃的主体经历:
备尝苦辛、险象环生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是巨大的:
一是长征的方向和目的地不明确。刚开始红一方面军的进军方向是到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师。湘江战役后,面对张网以待的敌人重兵,决定转兵贵州,在川黔边地区创建新苏区。遵义会议后,改变以黔北为中心创建根据地的计划,决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在川西或川西北地区创建根据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才在两河口会议上做出了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决定。红军的进军方向一路在变,一直在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作出调整,充满了不确定性。
二是红军队伍中首脑集中。党和红军的首脑机关全部集中在红一方面军,在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之下,如若处理不好,随时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作为军事指挥者必须时时谨慎、处处小心、巧妙指挥、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三是前期行军损失惨重。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减员3700余人,折损一员猛将红三军团先锋第四师师长洪超。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减员9700余人,突破第三道封锁线减员8600余人。如此算来,红军到达湘江河畔时,兵力已不过6.5万人。突破第四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如何在后面的进军中组织指挥好仅剩3万的红军队伍,是对红军领导层智慧和毅力的严峻考验。
四是严重失利导致军心不稳。由于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特别是湘江战役遭受极大损失,在红军指战员中产生了很大的思想波动。军心躁动进一步加大了行军作战的难度。
五是万里负重行军走的却是险路小路。红军只有极少量的马匹,万里长征几乎全靠一双脚,红军队伍中还有不少伤病人员,而国民党军有大量飞机、汽车、骑兵等参与围追堵截。为避开敌军主力,避免陷入重围,红军只能走偏僻、崎岖的山路,只能爬雪山、过草地,这对红军指战员的意志和体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六是长征所经历的地方情况复杂难以预料。红军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地区气候复杂、地形复杂、民情复杂。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解决好各种复杂问题,是对红军指战员体力、毅力和智慧的严峻考验。但是红军以博大胸怀感动了彝族同胞,实现了“彝海结盟”,加快了行军速度,以隐蔽迅猛的动作抢占了安顺场渡口。在安顺场船少水急的情况下,红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夺泸定桥,使蒋介石把红军作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彻底破灭。长征路上红军指战员顶风雨、战疲劳、躲轰炸、突重围、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嚼树皮……世间至苦至险经历殆尽,真正是“备尝苦辛、险象环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