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蒙受冤屈,曾纪财从不气馁,表示“坚决跟党走!”陈毅对此给予高度赞扬:“苏区肃反搞得很‘左’,把他打错了,送去劳动改造,他没说什么。”
1933年,曾纪财调任闽西中共代英县委书记。由于受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曾纪财被无端打成“机会主义分子”,撤销一切职务,送往劳动改造,受到很不公正待遇。可他从不抱怨,默默承受着这天大的委屈,咬紧牙关,继续革命,从不灰心。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并成立了以项英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分局、以陈毅为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办事处。红二十四师和十多个独立团等共1.6万余人及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继续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2月,按照中央分局部署,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分成九路陆续突围。中央分局发电报给中共中央汇报突围情况后,已是3月9日。这时,项英、陈毅率领部队,才最后突围。开始,他们准备去福建长汀开展游击战争。可是敌情又突然发生变化,敌人完全封锁了去长汀的道路,加上连日大雨,河水暴涨,突围部队几次被打散了,于是被困在于都县的上坪山区,可以说,这时他们完全陷入了绝境。项英、陈毅商量后,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最后决定去信丰油山打游击。就在这关键时刻,他们遇见了非常熟悉信丰、南康、赣县一带路途的曾纪财,才得以绝处逢生。
3月12日,为了缩小行动目标,陈毅和项英各带2个贴身警卫,另行突围。他们刚走出树林,一个蓬头垢面的汉子一把拉住陈毅:“陈军长,好不容易才把您找到……”
“你是……”陈毅觉得这个手拿国民党士兵旧钢盔,面黄肌瘦、衣着褴褛的汉子有点面熟。
“陈军长,您不认得我了?我是曾纪财呀!”
“你就是原信丰县委书记曾纪财?”陈毅1930年任红二十二军军长时在信丰认识曾纪财,了解他的为人和能力,“你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曾纪财“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然后,边哭边说:“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之前,因工作需要上级调我到闽西任代英县委书记。我积极地开展工作,可是有一天,上级来检查工作,却说我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斗了我很久,指责我这也错误,那也错误。我的县委书记职务也被撤掉了,要我去劳动改造,罚我到红军后方处抬担架,抬了两三个月担架,说我工作还不错,提拔我任担架队队长。中央红军撤退时,派我押送一批土豪劣绅去地方苏维埃政府,途中,遭到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土豪劣绅逃跑了一半。这下子糟啦,更证明我是右倾机会主义。中央红军走了,地方苏维埃政府又不要我这个戴着一顶严重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的人。这里推,那里推,眼看就要把我推出革命队伍了!”
“那你为什么不回家?”陈毅试探着反问。
“我哪里有家?”曾纪财发出一声沉重叹息,“我与当地土豪劣绅之间仇深似海,势不两立。我的房子早已被他们烧掉,父亲也被他们杀害了,妻子王丁珠本来在红军中,可是1932年在为红军挑粮的途中,突然山洪爆发,被洪水冲走,尸体都找不到!像我这样的人,离开了党,离开了革命队伍,还能去哪?或许您能收留我,我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四处寻找。当我走到瑞金苏区时,瑞金苏区被国民党军占领了。我又打听到您撤退到上坪山区,就拿着这个钢盔一路讨饭,好不容易才找到您。”
“真是岂有此理!这么好的革命同志,为什么不让继续革命呢?”陈毅心潮起伏,内心充满了极端地愤怒和对曾纪财的无比同情,“斗你右倾机会主义是错误的,你不是机会主义。中央苏区失败了,将来会重新检讨总结的。事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你也就不必去计较了。”
曾纪财仍然流着泪,声音哽咽:“陈军长,革命中发生错误,不能怪。省委、县委哪能那么正确?现在革命遭到这样巨大的损失了,我很心痛呀!我个人的事希望将来能重新作出一个结论。”
陈毅应道:“是的,是的,中央苏区失败了,我和你一样感到很伤心。但是,中央苏区的失败,不等于中国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是一定会成功的,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所以,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我们要吸取教训,另想办法,争取革命的胜利!”
“陈军长,我相信你。”曾纪财明确表态,“我坚决跟党走!收下我吧。”
“行!行!行!”陈毅爽快应允,“你就跟我们一起去油山打游击吧。”
“好!好!好!”曾纪财破涕为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