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香: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胡艳香: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人类社会只有在尊重、呵护的基础上利用、改造自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目标。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资源趋紧、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业已成为威胁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障碍。为应对生态环境损害救济不力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困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生态损害赔偿制度。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对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同意在吉林、湖南、重庆等7省市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政策层面的改革已经吹响号角,而法律层面的制度如何科学构建,这需要从价值目标、基本内容及技术路径等方面加以研究。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目标

生态环境是人们共有的基本资源,人们享有在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权益,任何人不得为私利而破坏这一共有资源。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虽然表现为环境危害行为导致生态系统结构或功能发生不利改变,但其实质是对人们生存和发展权益的损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核心价值目标就在于保障人们的生态权益。具体而言,即将生态损害行为和损害范围明确化,通过法定方式对生态损害行为作出评价,并通过恢复生态环境等措施救济人们的生态权益。

我国现有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保障生态权益的价值目标不甚明晰,偏重规制环境污染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尽管《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损害担责原则,但除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对生态损害赔偿进行原则性规定外,其他法律对生态损害赔偿鲜有涉及。这就导致环境污染者违法成本极低,受损的生态权益难以得到有效救济。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方案》确认了环境资源的生态功能价值,明确“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规定由生态环境损害者承担赔偿责任、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政策性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我国环境污染者将外部成本内部化,有助于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主要内容

实行严格责任归责原则。归责原则是确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由谁承担的基本依据。如果适用过错责任原则,那么,对被侵权人而言,不易证明“侵害人过错”及“因果关系”,很容易将环境污染者阻挡在损害赔偿之外,生态权益难以得到公平救济。若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就无须证明环境损害行为人存在“过错”,只需要重点考察事实因果关系,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就将更具可预见性。国外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实践也充分表明,对生态损害行为实行严格责任归责原则,不仅有利于公平救济,而且还能实现有效预防。

明确生态损害赔偿范围。生态环境损害行为往往具有“外部不经济性”,对受损的生态环境如何赔偿将影响行为人外部成本“内化”的程度。为公平救济受损生态权益并有效预防生态损害行为,应当对生态环境损害实行完全赔偿原则,可以参照“恢复原状”的标准确定损害赔偿范围,主要涵盖生态损害评估费用、生态修复和重建费用以及对无法修复的生态及其减损的服务功能采取替代措施所花费用等。

明确生态损害索赔主体。鉴于生态资源利益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利益,在其遭受损害时,应当由能代表这种公共权益的主体来行使索赔权。国家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而代表国家履行该职能的主体是政府。因此,为实现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目标,尽可能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较为合理的做法是赋予政府生态环境损害索赔权。政府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实际受托管理人,其享有的生态损害索赔权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职责和义务。若政府怠于或拒绝行使索赔权,公民或环保组织应有权代表公共利益提起行政不作为诉讼和环境公益诉讼。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