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变“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为重要目标
长期以来,许多关于中国的话语实际上来自西方。西方人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来解读中国,得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结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需要我们对西方话语体系进行科学辨析、理性批判,切实改变“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
消除基于西方中心论的话语对中国形象的歪曲。西方学者构建话语体系的一个理论基点是西方中心论,他们将资本主义解释为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并极力向世界推广。可以说,历史上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描述大都基于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模式,即认为西方是世界的中心,中国只是世界的边缘一隅。在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叙述中,西方学者为了其理论体系、论述框架的需要,任意裁剪中国形象,中国成了“被描述的中国”,中国形象也因为这些描述而变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成功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上的成功实践令少数西方国家深感不安,于是它们利用自己的话语权优势对中国进行恶意攻击,抹黑中国形象。近年来,西方中心论式微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的迅速发展超出了西方理论和话语的诠释能力,西方过去数十年对中国的政治预测几乎都是错的。为了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完整的中国,我们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时必须反对西方中心论,消除其对中国形象的歪曲。
揭示西方“普世价值”的欺骗性。出于意识形态需要,西方国家大肆宣扬其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并且无论政界还是学界都喜欢用这套“普世价值”对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说三道四。鼓吹并到处推销“普世价值”,是西方中心论的一个具体表现。但是,近年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世界各地推销其“普世价值”的实践纷纷失败,这使西方“普世价值”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质疑。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应利用这一契机,对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西方“普世价值”进行深入辨析,掀开它的面纱,揭示其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的虚伪性,让人们认识到西方“普世价值”只是西方国家用来打压非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的一种工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科学性、优越性。
突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需要突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有理有据地驳斥西方话语体系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偏见。事实上,我们现在提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不仅仅是为了要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相适应,而且是出于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了对世界的未来负责,中国话语体系应着力阐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证伪资本主义道路是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为国际社会贡献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