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坚持的四个原则(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坚持的四个原则(2)

借鉴西学精华,回答好理论视野问题

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曾批判过波格丹诺夫一种“左”的观点。在波格丹诺夫那里,对于整个世界他都“用无情的阶级划分这把刀来一刀切”[9],分不清人类流传下来的文明中哪些具有阶级性、哪些不具有阶级性——波格丹诺夫们甚至不知道那些有阶级性的知识亦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列宁认为,“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0],同时,“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于21世纪的今天,应当具有宽广的理论视野,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前提下,科学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确立“借鉴西学精华”的原则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即一方面要摒弃“唯我独革”的封闭心态,另一方面要始终牢记我们借鉴的只是西方经济学中没有明显阶级性且有利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精华”部分,摆正西方经济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位置。在这里,我们试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学领域的两个热点话题为例,来说明应当怎样坚持“借鉴西学精华”这一原则。

一是怎样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人认为,搞这项改革是认同西方经济学的新制度经济学派,要树立私有产权的神话。关于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用了“两个有利于”予以概括,即“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2]。“两个有利于”的根本指向,在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为公有制经济探索一条在多种所有制并存条件下壮大自身的发展道路,同奉新制度经济学为圭臬的一些人企图将这一改革变成一场私有化盛宴有着天壤之别。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多次强调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堵住了一些人打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旗号搞私有化的企图。社会主义建设史启示我们,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条件下盲目搞“一大二公”必然会酿成“左”的历史悲剧,新制度经济学在这里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地方是使得我们要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有积极性的一面。但是,某些新制度经济学派学者观点中糟粕的一面就是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必须消灭公有制,推行全面私有化,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相违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决不可接受和包含的。

二是怎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数不少的观点认为,搞这项改革是拥抱西方经济学政治光谱上最右的那个供给学派,要彻底否定政府“看得见的手”之作用。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至少三次作出相反性的回答——一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强调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强调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二次是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第三次是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指出“企业要承担企业的责任,党和政府要承担党和政府的责任,哪一边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13];这三次回答深刻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借鉴西学精华”而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原则。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近四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核心问题上出现偏差就一定会犯下颠覆性错误。供给学派主张简政放权以及一定程度的减税以刺激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现实中面对的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参考借鉴。然而,其错误的一面是坚决否认“看得见的手”的积极意义、削减劳动者福利以讨资产阶级欢心,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简政放权不能“自由落体”没人管、改革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等经济思想是背道而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可接受和包含供给学派这些错误的理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