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亮:坚持守正创新 繁荣文艺创作

李凤亮:坚持守正创新 繁荣文艺创作

●就当下而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键是要处理好文艺与市场的关系,坚守文艺审美理想,而非以金钱为本位

●优秀文艺创作是创作者与人民一同体验情感陶冶、心灵震撼、思想启迪、道德升华的过程,始终需要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的支撑

●广大文艺工作者既要以开放胸襟广泛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又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文艺发展实际融会贯通,建构有中国风骨、民族特色、时代精神的求真务实的文艺评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讲话守正创新,在辩证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文艺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时代任务,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要求,为今天的文艺发展繁荣指出了方向。

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

文艺工作座谈会的一个重要面向,是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面对这一时代挑战,需要全面认识今天的文艺工作现实,不能不承认,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文艺创作者,缺乏水滴石穿、十年磨一剑的韧性,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有的甚至以丑为美、颠覆崇高,文艺生命力逐渐被金钱所腐蚀,失去了方向。

就当下而言,要推出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关键是要处理好文艺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又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文艺的健康发展,需要始终坚持文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坚守文艺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文艺创作应该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项核心内容,它随着时代发展不断遭遇新的挑战,也在实践推动下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延安时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文艺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改革开放至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强调与倡导。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