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纪零容忍,硬起手腕真查实纠
几年前,发生在西藏军区某团的一起车辆事故令人痛心不已——
该团一名干部外出时公车私用,不慎侧翻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然而,就在事发一周前,该团刚刚开展了纪律检查,明确指出车辆管理存在隐患,要求整改落实。
为何纪检督察难以抓铁留印、令行禁止?通过问卷调查、官兵座谈,许多官兵认为:人情干扰是其中原因之一。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纪检部门采取自查自纠方式开展工作,纪检干部遇上老战友可能拉不下面子,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形中助长了部分人的违纪心理,纪检督察的威力越来越小。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为纠治人情干扰病根,西藏军区纪委将所属各单位纪检力量分为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多个协作区,按照“本单位回避、跨区域互查”原则开展工作,着力破解执纪偏软等问题。
西藏军区某部政治部副主任兼纪委副书记陈力,此次负责带队前往1000多公里外的驻林芝部队开展检查。他们明确“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听汇报、不接受招待,直奔主题、直奔基层、直奔边防”的工作要求,短时间内查找出一些部队落实规定搞变通、党费交纳不规范等5类13项问题,相关单位立即全部整改。陈力坦言:“摆脱了人情干扰,便于放开手脚,硬起手腕真查实纠。”
问题零遗漏,整风整改立起高标准
在交叉检查前,西藏军区曾要求各单位提前组织自查自纠,有的单位交出了“全优”成绩单。
然而,督察组现地核查时发现,这些“全优”单位并非尽善尽美,虽然没有大问题,但小隐患、小苗头却并不少:有的开展组织生活走形式、有的落实廉洁自律规定打折扣、还有的改进机关作风不彻底……
“纪检督察不怕问题,就怕看不到问题!”西藏军区纪委召开思想碰头会,向大家说明一个理:上医治未病,纪检督察既要学会查处问题,更要学会拉好袖子。
从藏北高原到藏南峡谷,一个个以往“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件被追究处理:某旅基层营连申请购买文体活动器材,虽然经费总数并未超标,但在招投标中存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被督察组亮了“黄牌”;某团战士周末私自外出违规饮酒,尽管安全归队没有发生事故,但仍然对其做出了严肃处理,所在班排的班长、排长也被追究了管理责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