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踏过的地方如今变了模样

杜甫踏过的地方如今变了模样

李白的眼睛是向上看的,神仙、宫殿;而他的粉丝杜甫眼睛则向下看,百姓,江湖。

瘦而高的杜甫可以看穿一切人间苦难,但它不具有观世音菩萨救民水火的无边法力,大慈大悲倒如出一辙。透视的眼光扫描着苦难的生活,并将它们一一定格在浩如烟海的诗卷里。

然而,今天我们不讨论诗人本身,而是去说说苦难诗人足迹踏过的地方,今天还有多少残存的记忆?

那一街一巷早已悄然无踪影,只能在较大范围保留着他行走的足迹。如果让他对照现在的地图找寻他最初的记忆,可能他会傻傻分不清楚,或许也会惊叹,这里的世界他竞不曾来过。

 巩县,杜甫的出生地

某年某一天,一个阴沉的下午,杜甫降临人间。出生在巩县显赫家庭,却生来忧郁。

巩县,秦置。中间几经归属地划分,隋朝又复置巩县,后又经破折,终归撤销巩县,更名巩义市。

巩县抑或巩义对外人来说只是个名字,但对于当地人来说其承载的历史就是他们的成长纪录片。杜甫所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地名是一个地方能够在历史上存在的标签,换掉这个标签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是民众心里恐怕已五味杂陈,好像根源被拦腰截断。就说抗战期间,巩县这个名称是近几代人的最深刻记忆,战火连天的岁月,人和土地的感情最真。

或许只有将名字改为巩义,才能更好的体现“巩县”闪耀着历史光辉吧!或许只有让外人感受到巩县的旧囊披上了新衣,才能在心理的反差下猎奇,推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毕竟这个城市发展了,百姓富足了,还有谁会在乎他叫什么名字吗?

杜甫的家族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落了,任何一个家族也不过是在这片土地上的昙花一现,但正是这一代代的家族兴衰才构成迷人的历史。思念着月是故乡明的杜甫,除了回去参加过一次失意的科考,终其一生再也未能回到家乡,客死他乡。

当下,住不下的异乡,回不去的故乡,有多少人真切的感受到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悲凉。

 洛阳,年幼多病的杜甫客居之地

杜甫幼年多病,由于母亲去世,而父亲忙于做官,小小杜甫便寄居在洛阳的姑母家。

这个被称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胜地,有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却以牡丹闻名。历史的车轮奔跑了几千年,洛阳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它见证了华夏的兴衰,在毁与建中坚挺。可以想象当时为全国第二大城市的洛阳,何其繁荣。今观之,洛阳的辉煌已然不在,抱着历史的馈赠,在旅游业上赚取真金白银。

历史带来的馈赠让现在的洛阳有着数不尽的历史文化资源,那现在的我们可以给这座城市的未来带来些什么?

这个曾经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虽保留了洛阳的外壳,但文化再繁荣的历程倒像是个问号。

长安,杜甫梦想和苦难的交织地

已弱冠加冕,云游数年的杜甫,把他的人生目标锁定在了京城长安。

这座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在历史的天空下,闪耀着无数帝王将相,迁客骚人响亮的声音。

这个曾寓意长治久安的名字,这个曾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名字。现代人,还有几个记得长安?西安凭借着长安的内在积淀,依然散发着光芒,可真正“长安”已悄然淡化出人们的视野。

长安原貌已然不复存留,这个曾在八世纪中叶鼎盛的“国际都市”让无数邻邦友人倾囊相向,如同今日的北京,让无数“北漂”苦难般的痴爱着。

但今日之西安与唐帝国时长安已大为不同,物价和城市规模拉开了历史与现实,唯有市井小民的精神状态可能还有残留,底层民众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总是最真实的记录。

被更名的长安,依然具有不可排斥的魅力,虽然有早期的盲目拆建,但如今总算有所清醒。民众的记忆不能只寄存于文字上,竭尽所能保留的实物才是最好的文化代言。或许这也是这座历史名城至今地下交通建设落后的原由。但如今技术的壁垒已经突破,也不在陷入保护历史宝藏与日益激增的民众诉求相矛盾了。

成都,杜甫避难的安逸之所

安史之乱后,中原一片焦土。杜甫告别短暂的官场生活后,携家人逃离,避难于这天府之所。

成都之名的来历,《太平寰宇记》这样记载,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同洛阳一样,成都这个称谓在历史的选择下成功胜出。

蜀道难,古时成都进出不易,免于安史之乱的战火焚烧。历史的影像可能颇为完整。但也不逃不了更名之风对于大街小巷,州县的影响。地名的变更在迎合着时代的发展,也是对利益的趋之若鹜。

后记

每个城市都在迫切的同国际接轨,急于让世界看到他。但这种“毁旧不倦”的狭窄眼光展现的只会是粗鄙庸俗。当有一天,子孙后代谈论这座城市的渊源时,只有钢筋混泥土的冰冷记忆,这是多么的可悲。全新的地名,连同全新的“仿旧”建设和浅薄的记忆让城市愈来愈无文化,市民愈来愈无根。

现在人们,那些曾因各种原由被迫背景离乡的家族,说起家族起源还有棵山西大槐树聊以慰藉,但后来者呢?“大槐树”还能存活多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