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顶层设计完善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

以顶层设计完善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路径

我国首次出台产权保护顶层设计给市场主体吃颗定心丸

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公布,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作出了全面部署。

作为中央在产权保护领域出台的首个文件,《意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表示,强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对于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全民族信心,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顺应社会期盼

“有恒产者有恒心。”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有利于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有利于稳定投资预期,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到上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行,从2004年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到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正逐步形成,初步建立起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表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资本流动、重组、融合日益频繁,各类财产权都要求有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作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产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产权保护法治化对于稳定经济预期至关重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在经济新常态下,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稳定社会预期、增强社会信心。要做到这一点,保护好产权尤为关键。不仅如此,它还有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专家表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还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日渐扩大,人们对产权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加快推进法治化

如何甄别和纠正涉及产权的错案冤案,如何妥善处理民营企业家“经济原罪”,如何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违法案件中司法不规范问题,如何更加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切实解决好上述问题,既是当前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重点难点所在,也是加快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的必要前提。

对此,《意见》清晰地指出了产权保护的根本方向,即以公平为核心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和依法保护,加快推进产权保护的法治化,妥善处理好产权保护中存在的旧矛盾、新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从10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既涵盖了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等理论层面的举措,也包括诸如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审慎把握处理产权和经济纠纷的司法政策等操作层面的做法。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