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众拥有“不得病、少得病”的健康获得感(2)

让民众拥有“不得病、少得病”的健康获得感(2)

健康促进,中国有担当。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技术、服务和制度保障,为全球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届大会期间,将举办“中国国家日”活动,向世界介绍中国在深化医改、中医药发展、健康素养促进等方面的情况。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成就与经验,提高了全球的健康水平,提供了健康促进的“中国方案”,有利于丰富全球健康促进的理论和实践,为健康促进在21世纪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15年,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负担、环境污染等带来的多重健康威胁,是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不平衡的卫生与健康事业、低水平的医疗保障、亟待升级的发展方式,呼唤各国集聚智慧、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健康促进不是一家的事,而是大家的事。面对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寻求共识,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着力构建健康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30年前,第一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发布了《渥太华宪章》。30年后,正值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世界未来15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破题之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一定能将中国和世界的健康事业推向新的阶段,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为全人类谋求健康福祉。

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生活幸福的基石,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既是健康中国的题中之义,也关系着全体国民的利益福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花宝金,曾以“我行医几十年,每天都在拼命看病。结果,病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治越多。作为一名医生,一点成就感都没有”的由衷感慨,道出重治疗轻预防的医学短板。李克强总理强调“抓好预防保健”,契合了“上医治未病”的千年古训和医者追求,体现了党和政府体恤民生、健康为本的人文关怀。

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必须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各级政府要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专家学者讲座、医疗机构咨询、家庭医生指导、新闻媒体宣传,以及网络平台传播等多种渠道,广泛普及养生保健知识和强身健体技能,强化个人健康意识和责任担当,引领人们自觉采纳健康向上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乃至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努力培育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新生态。

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必须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生命在于运动。国家出台体育法、编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设置“全民健身日”,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是要鼓励和引领人们自觉投身体育锻炼。要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和兴建场地设施,满足群众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因时因地、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构筑相对完善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尤其要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性运动项目,全面提升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让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必须着力构建有益健康的社会环境。随着医学科学的发达和人类健康视野的拓展,人们对疾病的认知越来越深刻。其致病诱因不再止于“五谷杂粮”,更有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空气、水源、土壤和食物。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危及当代,更会祸及子孙。预防保健需要清新洁净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多措并举、综合防治,比如注重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治污保洁力度、加强重大疾病防控等。

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作为涉及多个层面、寄望多方努力的系统化工程,抓好预防保健既需要政府强力干预,也需要民众倾力参与。期待通过科学决策引领、机制改革开局、社会各界协力、法治完善护航的相向而行,全面提升民众抵御疾病的免疫力,让民众真正拥有“不得病、少得病”的健康获得感。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