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家镇地处凌海市东南部,辖11个村、1个居委会、36个自然屯,有4121户、14026口人。作为全省文明村镇标兵,阎家镇在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中,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文化凌海·崇德善行”道德实践活动为主线,打造以责任、廉政、和谐、诚信、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家文化”,有效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作全镇上下爱阎家、建阎家、兴阎家、稳阎家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为全面推进文明村镇、宜居乡村建设凝聚了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领导,统筹谋划,构建“家”的文化体系
一是加强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结合分工抓、各部门落实抓、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齐抓共管的格局。党委牢固树立领导先行的意识,党委注重在“立言”与“立行”的结合上下功夫,坚持“两个注重”、做到“四强四促”。即:注重增进班子团结,注重工作作风转变;强学习促提高,强民主促团结,强作风促落实,强制度促规范。按照“三严三实”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铸造感召群众的人格力量。并通过会议、党课等途径,以灌输和实践等方式占领意识形态高地,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说有正能量的话,做有利他人的事”,树立家的意识,凝聚家的共识,形成“我爱我家”的一致行动。
二是加强文化理念的总结提炼。在对市委提出的“十大文化”建设理论进行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阎家镇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凝炼,引喻出“家”的本义。党委确定以“家文化”为建设基点,提出了“阎家是我家,荣辱靠大家”的口号,让阎家镇大家庭中每一名成员都能从中感受“家”的温馨、体味“家”的快乐。“家”诠释的是最易于接受、最易于实践的文化,为全面开展“家文化”建设活动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文化体系的整体构建。镇党委制定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在镇中选拔骨干力量成立编辑部,创办《家》期刊,大力倡导“责任、民主、团结、和谐”的文化精神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责任、和谐、廉洁等十个方面的文化构成,宣扬家的理念、反映家的工作、体现家的变化,构建了以“我爱我家”为核心精神、以“家和万事兴”为核心理念的“家文化”体系。
以点带面,营造氛围,弘扬“家”的文化理念
一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镇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解说阎家镇文化精神和文化理念,做到逢会必讲“家文化”,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化内涵。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专门设计“家文化”标识,制作楼宇文化宣传板,组织各村选择人群比较集中的休闲广场、村部和主要街路的院墙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新农村建设内容、村规民约内容,以漫画、文字等形式绘制宣传画廊,用直观和村民喜欢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
二是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的示范效应。我们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以“十大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为评判标准,把文化精神理念进一步具体化、人格化、形象化,使广大干部群众能看得见、摸得着,学有榜样,追有目标。去年以来,我们在山神村试点的基础上,在全镇广泛开展了“孝德之星”评选、“家风三认”、金婚夫妻和谐家庭展示活动,弘扬了家庭新风、社会正气。
三是激活多层面文化创建载体功能。以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和平台,实施“一揽子”创建工程,将文明单位创建、创先争优、巾帼建功等多层面创建活动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党工青妇四轮同转,统筹创建资源,通过抓部门创建、岗位创建促进全面创建,初步取得了“一花引得百花开”的效果。以“家文化”为主线,加强环境建设,打造宜居乡村、美丽之家;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打造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之家;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打造遵规守纪、作风优良之家;推进法治建设,打造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之家;推进基础教育,打造成长成材、健康快乐之家;加强文明创建,打造诚信友爱、崇德善行之家。
坚定信仰,点亮明灯,实现“家”的文化效应
一是立“家规”,形成价值共识。出台机关十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狠刹“四风”,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动员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对照检查,出台《阎家镇机关干部守则》,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制定《村规民约》,用规章制度约束人,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在治理农村大操大办和加强环境整治、完善村级民主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组织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了政策宣讲到村组、协调规划到村组、实践锻炼到村组、排忧解难到村组等“四到村组”活动,组织全镇近百名党员干部深入村户宣讲达180余次,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二是育“家风”,构建精神家园。以村屯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倾心打造宜居乡村和谐之美模式。重点实施了“一二三工程”,即一个省级宜居示范乡镇的建设工程、两个宜居示范村的创建工程、三个宜居达标村工程,全部达到“五无、六有”的基本标准。整治后的村庄环境整洁优美,乡村风情浓郁,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树立道德标杆,点亮道德明灯。在全市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最美村官”等主题活动,阎家镇被命名为辽宁省文明村镇标兵。山神村党支部书记郝永德被命名为凌海市“最美村官”,全镇人人学“最美村官”郝永德精神已蔚然成风。这股无型“家风”给淳朴乡村带来清新之风,弘扬了社会正气。
三是置“家宴”,润泽干群心田。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备“好料”。近年来,阎家镇多方筹资,新建文化广场6个,全部安装体育设施,绘制文化墙3000余延长米,有效满足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选“好料”。全镇党员干部学唱《习主席寄语》和《国家》两首歌,让大家领悟如何做人做事,增强家的文化理念和责任担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好火”。组织开展阎家镇首界全民文化健身周活动,丰富干部群众文化生活,展现今日阎家人良好精神风貌,让人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通过探索与实践,阎家的“家文化”正充分彰显其特有的功能,“我爱我家”精神日益汇聚,“家和万事兴”理念深入人心,“风清气正”“家兴家旺”的良好态势与日俱增,一幅极具阎家特色文化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