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主席台”,让决策者慎决策;破除“灯下黑”,让监督者受监督;延伸“长镜头”,让在外者不局外……今年以来,南部战区陆军某装甲旅积极探索党内监督有效途径,把领导干部、纪检人员、在外党员作为监督重点,管住用权的人、执纪的人、在外的人,确保党内监督不留空白,部队风清气正,被南部战区陆军评为“先进旅团党委”。
今年6月底,在该旅党委民主生活会上,大家直奔主题敞心扉,直言不讳点问题,人人芒刺在背坐不住,一场会围绕六个方面查出13条问题,真正开出了实效。
“党内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委成员作为关键少数,更应该置于聚光灯下,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据政委金文杰介绍,旅党委从开好民主生活会、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健全监督反馈机制入手,规范党委决策流程,确保监督不漏一人。为了使民主生活会批评得准、“揭露”得深,今年先后召开座谈会12次,谈心交心100多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其中对常委个人的意见建议就有18条。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敢于交出实底,才能规范权力运行。旅党委坚持党务公开制度,在营区设置党务公开栏、在旅政工网开通党务专题栏目、在《铁骑快报》刊登党委会纪要,对党委集体决定的重大问题、关系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官兵关心的热点问题,最大限度予以公开,充分保障党员知情权。前不久,旅党委召开士官选改工作会议,邀请8名基层党员代表列席,全程监督选改工作,以军事训练成绩为“硬杠杠”选改士官65名,得到官兵广泛认可。
为了打消部分党员担心“惹祸”上身,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顾虑,旅党委为大家“撑腰打气”,郑重承诺:问题指出一件整改一件,群众不满意,整改不罢手。他们在开设网络监督邮箱、设置营区意见箱、开通监督热线的基础上,把问题解决过程晒出来,使党员及时看到监督结果,形成监督反馈“闭合回路”,激发民主监督热情。11月以来,旅党委共收到党员群众意见建议26条,受理并整改问题20多个。
“最近有同志反映你在监督执纪时让人交份材料就算了事,没有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对此你有何解释……”近日,旅纪委书记庄长军对纪委成员进行“约谈”,指出问题12个,几名同志当场红脸出汗。庄长军告诉笔者,打铁还需自身硬,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要从自身抓起强化监督执纪,监督别人自己首先要受到监督。
为了增强执纪监督人员的纪律意识,今年5月,旅专门组织纪委、政法委成员理论轮训,深入学习相关条例法规,严明纪律红线、制度防线和作风“高压线”。轮训中,纪委成员对照“四个不准”要求,深入基层一线,先后召开座谈会12次,走访100多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问题30多个。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今年以来,党委领导班子先后4次约谈纪委成员,直线传递压力,督促忠实履职。他们还在政工网开设纪检监察专栏,及时发布纪委工作信息,听取意见建议,主动接受广大官兵监督。
内外兼修锻造执纪铁拳。旅纪委坚持“严”字当头,依法治权、依规用权,重点围绕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人财物管理和工程建设等关键领域,节日、选退、招标、比武竞赛等关键时节,做到露头就打、态度鲜明,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今年共查验单据8000余张,追缴违规款项17.44万元,公正廉洁严谨的作风受到官兵一致好评。
“最近你行动散漫,军容保持不好,应该立即改正,不能因为离开营区就自我放松要求……”近日,该旅外出接装的5名党员召开一次临时党支部会议,对接装工作展开自查,查找并纠正问题20多个。会后,他们通过电话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了会议内容。
党员走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该旅延伸“长镜头”,严格落实临时外出党员管理规定,党员在外时间超过6个月且地点固定的,为他们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并定期进行联系,实行双重监督;在外6个月以内的,为其办理《临时外出党员活动证》;参加会议、学习进修、借调工作等短期外出的,为他们开具党员证明信,交党员所到单位党组织,督促其落实组织生活。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还组织成立临时党支部,确保党内监督全覆盖无死角。
监督效能激发党员内在动力。前不久,在迎接上级年终考核中,该旅党员处处当先锋、打头阵,带动全体官兵奋勇拼搏,15项考核科目全部达标,13项达到优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