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战略力量的建设指向
加强战略统筹谋划。网络空间竞争首先是战略运筹的较量。从国家层面看,网络战略力量的职能主要是降低网络空间的风险,维护国家正常运转。必须从国家安全的视角认清网络空间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网络空间能力建设的着眼点上升到战略层面,在着力解决如何利用好网络空间的同时,努力降低国家网络空间安全风险,使网络空间安全成为国家繁荣与安全的重要支撑。从军队层面看,网络战略力量主要是夺取制网权。必须拓展军事视野,把网络空间作为制权行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以夺取制网权为核心,变革军事思想和观念,调整武装力量结构与构成,发展武器装备并采取新的战法。
加快力量体系构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说到底要靠实力。必须立足于网络空间能力建设的特点、规律,围绕我国网络能力体系核心要素和网络战略力量建设总体布局,以系统思维设计符合我国网络空间对抗规律和特点的体系架构,健全领导指挥体制机制,明确职能任务,理顺指挥管理关系。要把网络战略力量作为重要的新型作战力量突出出来,从组织建设、人才培养、装备发展、要素演训等各方面,采取超常举措,给予重点建设、重点保障。要常态化开展国家级网络攻防演练,检验理论、战法、装备及技术的有效性,全面提升网络空间综合防范能力。
推进技术自主创新。网络空间对抗的实质是核心技术的比拼,必须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基本依托,集中力量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超前部署和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要加速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加强安全测试和主动预警手段的建设,逐步完善我国网络空间的装备体系,全面提高我国网络空间能力。要遵循网络空间对抗的基本规律,按照“非对称制衡”方略,加大对量子科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以独创技术塑造实战能力,掌握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主动权。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网络空间能力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是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全局,对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谋划,也是网络空间安全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必须积极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我国网络空间能力配套建设。要综合军民需求制定顶层规划,以政策法规的形式明确网络空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组织分工和基本要求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变军民融合发展为执法行为、组织行为;要建立健全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军地的各类需求和重大工作,达成风险共担、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要注重军民融合的界限区分,明确以民为主的发展理念和以军为主的作战理念,积极探索军民一体、优势互补的可行性渠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