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2)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2)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一系列论述实现了我们党在理论指导上的与时俱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关于“伟大事业”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矛盾和风险比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更多更复杂。正如邓小平同志当年预见的那样,“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而且新旧矛盾相互交织叠加,进一步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失败的教训很多。跨越成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产生新的飞跃。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治国理政全局,统领中国发展总纲,运筹内政外交国防,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总体方略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正确方向、科学指导、根本保障和精神力量。同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与如何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课题。实践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全有决心、有智慧、有能力克服整体转型升级中的困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胜利。

关于“伟大斗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伟大斗争来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国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基于对世界战略格局大变动、人类发展方式大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考量,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深谋远虑和使命担当。

在推动中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新征途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意味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打好打赢直击矛盾和问题的总体攻坚战,全方位排除障碍和围堵,不断开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这些伟大斗争主要集中体现为意识形态斗争、经济领域斗争、网络斗争、反腐败斗争、反贫困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斗争、反霸权主义斗争、反恐怖主义斗争等。这些斗争是为崇高理想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智慧谋划伟大斗争,以“不怕鬼、不信邪”的底气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应对伟大斗争,以辩证的科学方略展开伟大斗争,既不为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十面埋伏”所疑惧,也不为各种错误倾向的“八面来风”所困扰,准确把握斗争的时、度、效,能动驾驭斗争主动权,在经济转型、意识形态建设、科技竞争、铁腕反腐、精准扶贫、国防和军队改革、外交战略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就,使党和国家、军队面貌焕然一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