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把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回答了新形势下为什么从严治党、怎样从严治党等重大命题。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应结合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鲜明特征。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认真的党内生活是我们党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法宝。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纠正党内主观主义错误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1962年,党中央总结“大跃进”等经验教训时,邓小平同志强调,“必须注意健全党的生活”。1980年,针对文革造成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被严重破坏,十一届五中全会指出,“中央根据目前党的状况,向全党重申党内政治生活的下列准则”,明确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一个时期以来,党内累积了一些突出问题,尤其是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令人震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十八届六中全会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审议通过《准则》,向全党严肃表明,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纪律严起。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纪律问题关系无产阶级事业成败。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列宁认为,“谁哪怕是把无产阶级政党的铁的纪律稍微削弱一点(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那他事实上就是在帮助资产阶级来反对无产阶级”。1946年7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苏中要地海安,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主张实施运动防御并放弃海安,主力待机歼敌;有同志认为,我军已取得宣泰、如南作战胜利,不应放弃战略要地,应与敌决战。粟裕回忆,“我远离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不敢单独决定”,一天一夜赶到300里外的华中分局。华中分局常委会郑重讨论后同意粟裕意见,遂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粟裕之“不敢”,是共产党人坚持党的领导、严守纪律的表现,毛泽东同志将党内这一优良传统和经验总结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当前,我们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党的领导弱化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这对党的事业将构成致命性危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铁的纪律保证”。“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从纪律严起,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前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