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

摘要:李中华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副院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李中华教授师从冯友兰、张岱年、汤一介等诸位哲学大家。由他领衔修订的《中国哲学史》成为北大和诸多大学的必修教科书。在本文中,李教授详细讲述了“什么是国学?”“国学的重要部分和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等话题,逻辑清楚、深入浅出、语言亲切,敬请观看!

001U2QEtzy6SxxECmMO9a

李中华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点击观看精彩论述

一、什么是国学?

对于国学,有很多不同的界定,这个词儿在古代就有。《周礼》中有“国学”这个词,这是简称,全称叫“国子学”。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前后,“国学”概念被重新提出来了,并被赋予了那个时期的独特内涵。

那时人们是怎么理解国学的呢?大家知道,在上世纪初西学进入中国以后,出现了所谓的“全盘西化”问题。在五四运动前后,丁文江、胡适等人提出“全盘西化”,这个口号很响。当时最有名、最激进的西化口号,叫“打倒孔家店”,是四川一位叫吴虞的老学者提出来的。还有一个口号叫“废除汉字”,是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汉字也不行了,落伍了,要废除汉字。甚至还有人主张“把中国书扔到茅厕里面去”,这也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位教授讲的。

当“中学”遇到“西学”

上世纪初,一个主要的时代课题就是西方的东西——从政治、军事到思想文化——大量进入中国。从文化的角度讲,西方传入中国的学问被称为西学;原有的中国本土的学问被称为中学、旧学,也叫君学。于是,中西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交流碰撞,在这个碰撞当中,“中学”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为什么呢?那时西方的科学技术很先进,而中国人对铁路、电报等工业化成果知之甚少,所以,“西学”进入中国以后,对中国人的刺激非常大。因此,中国就出现了文化激进主义。

那个时候,中国很多一流知识分子都是强调西方的文化,包括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当时,人们把中国文化叫“稻米”文化,西方文化叫“面包”文化;把中国文化叫“静”的文化,西方文化叫“动”的文化。慢慢地,国内形成了文化上的两个代表: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梁漱溟先生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1918年,蔡元培把梁漱溟请到北大,刚到学校,梁漱溟就说,“我此来除替释迦、孔子发挥外,更不做旁的事”。当时,有的人讲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的人讲马克思、列宁,就是没人讲孔子,甚至一讲到孔子就羞涩汗颜、难以启齿。所以,梁漱溟说,有人讲这个,有人讲那个,我就讲孔学,别的事我不做,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梁漱溟认为,中国不能忘记孔子和孔学,他在北大执教七年,他讲的孔子课特别火,学生们都争着来听他是如何为孔子作辩护的。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