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她用实际行动带民致富,获得村民一致认可
“乡亲们,张村官带领我们一起发家致富,自从她来到我们村后,荷包比原来鼓了不少……”2010年底,鹿子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会上,部分村民高声议论起来。
“对呀!我们的生活比原来好多了,我们要把这样好村官留下来,要她带我们一起发展。”
“张村官要是留下来了,我们村还将迎来大发展的机遇。”
……
选举会上,村民们围绕着村委会主任候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热烈讨论。
张雪踏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精神,纷纷得到村民的认可。2010年12月,在鹿子村支“两委”的届选举中,年仅24岁的张雪以全区第一的得票率当选为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乡亲们选我当村官,感觉肩上的担子更沉了,我要为乡亲办实事。”张雪说,从走马上任的那天起,她就为村里的事忙得团团转。
鹿子村有村民7000余人,仅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村道与外界相连,交通极为不便。为了改变出行难的现状,张雪带头捐款,积极到区级各部门争取支持,先后筹集到资金近200万元,在半年内建成沥青路2条,共6公里,村子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出行再不为难了。
看到部分村民居住的房子成了危房,非常危险,张雪又积极向区城乡建委争取“危旧房改造”项目,第一批争取到了30户危旧房改造名额,同时,张雪还带领村民们修建起了农民新村。在修建农村新村时,许多村民把自家修建农民新村的钱都放在了张村头这儿,村民刘贵华说:“放在张村头那,我们大伙心里才踏实。她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幸福,做事情既公平,又公开、公正,值得信赖。”
3.她创办“在村头” 为农村电商砥砺前行
2013年9月,张雪调任安富街道通安村任党总支书记。与相对偏僻的鹿子村相比,通安村经济发展较好,但是张雪很快发现,这里一是乡亲们用的部分商品很“山寨”,许多不合格产品流入了农村市场;二是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很严重,农产品的产销售信息化不畅通。张雪又开始琢磨起来:“能不能像淘宝一样搞本土化电商平台,把农产品推广到更多区域?同时,又让全国各地的销售商买到好的农产品呢?”
2014年,经过不断走访了解后,张雪创建了“在村头”农业电商微店,帮助通安村村民代销鸡蛋、蜂蜜等土特产,同时代购农资。
“张村头,天气冷了,又约起大家在网上团购一批烤火炉怎么样……”张雪就打开网站,和村民们拍起了宝贝。
同时,张雪还依托荣昌“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这一载体,让“在村头”逐渐壮大为以村为单位的电商孵化平台,如今,“在村头”平台已拥有了PC和APP端口。在这个开放式平台上,所有“大学生村官”都可申请开设专区,销售自己村的产品。“大学生村官”只需要保证产品品质,产品的发展规划、商标注册、包装物流都由平台专业代理。
张雪欣喜自己的电商梦想逐渐实现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路上,我也竭尽全力托起更多人的梦想。”她说。
很快,该平台的运行机制在全区得到较好推广,全区12个市级贫困村实现全覆盖。2015年,与426户农户签订销售协议(贫困户117户),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达280万元。其中,为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总价值达120万元,实现了电商扶贫的新成效。
“在村头”农村信息化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张雪先后受邀到6个区县、3个市级部门交流农村电商工作思路,为近2千名农村电商人员授课近40次。通安村成为了2015年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现场会的示范点。
张雪的“在村头”梦想还有很多。“我们将努力把‘在村头’打造成为全国广大农村和‘大学生村官’的孵化平台,吸引更多‘大学生村官’加入‘创客’队伍中来。”张雪说,通过在“在村头”这个平台,将进一步汇聚全国各地的特色和文化产品、旅游特色农产,让更多村民们享受城乡均衡发展的成果。
(稿件文字来源:重庆市文明办、荣昌区文明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