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圆中回归“中国年”的真正韵味(2)

在团圆中回归“中国年”的真正韵味(2)

“常回家看看”,谁说了才算

古人说,“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今年的1月13日春运开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旋律,又氤氲在中国的东南西北。这个一样又不一样的2017年,团圆可能是风雪夜归的路,亦可能是近乡情怯的心,还可能是思而不见的万苦千辛。

对于世界来说,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3年间,正是社会原子化、家庭分散化的极速狂飙期。高速四通八达,职业五花八门,通信日新月异,回家,却反而成了奢侈而遥远的事。

不过,永远不要怀疑中国人过年回家的动能。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的,中国乡村秩序是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开始的。此后时空流转,纵使百转千回,改善生活也好、追逐理想也罢,走出去的中国人,还是会被故土的浓烈情思所牵绊。发改委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运道路运输是25.2亿人次,增长1%;铁路运输3.56亿人次,增长9.7%;民航5830万人次,增长10%;水运4350万人次,增长2%。一票难求的春运,一言难尽的春节,如新民俗般,烙印在新一代国人的节令记忆中。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盼着回家、盼着团聚。

一方水土,一片乡愁。“常回家看看”,看的不仅是生养之恩的父母。去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国人传统文化根与源的疏浚契机,“回家”亦是如此,保障“回家”的权利,也是保护乡土文化的温情。不过,能否“常回家”,就像网友调侃的,可能父母说了不算、子女说了不算,老板说了算。如今,尽管法律有规定,却也面临着“说了不算”的尴尬。

社会转型发展中的亲情成本,只有通过发展的手段来解决;至于劳动权益之上的图景,法律倒是可以硬气一点。法律与道德,更需要找到契合的落脚点,悬在半空而难以落地,只能是一种价值宣示。打通劳工权益、社会保障等体制上的拥堵点,让无论是亲人的返乡团圆,还是异乡的家庭重建,都可以有更加厚实的支撑。如此,“常回家看看”,也就可以摆脱“谁说了算”的疑问,最终成为是由亲情、乡愁的召唤而起,而不必瞻前顾后的旅程。

让梦回家,带爱启程。千万里路,迢迢山河。家在心间、家在眼里,往前走一步,总会离她近一步。这一年,愿能回家的,尽展笑颜,不能回家的,亦有思念取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