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红包的革新,我们该担忧什么?

电子红包的革新,我们该担忧什么?

虽然新年网络红包难以再续前两年的风头,但是抢红包还是春节一种流行的玩乐和祝福方式。腾讯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共收发460亿个。1月28日凌晨,包括微信、QQ两个平台在内的腾讯移动支付峰值达到了20.8万笔/秒,比去年的15.8万笔/秒提升了32%,刷新了此前纪录。(人民日报 2月4日)

过年发红包是传统,AR实景技术是科技,扫福抢红包是娱乐,手机网上支付则是经济。可以说,这几者间的结合,带来的是春节网络时代的经济繁荣,改变的是广大民众过年的生活方式。而在不少人大呼过瘾的同时,背后暗藏的也有对民众精神生活的负面影响。

春节的红包是压岁钱,最早源于汉代,历经数千年的变化,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变的一味雅趣。它体现的是长辈对小辈关爱,而这份凝聚在历史文化中的精神价值,让过年更为安心,让回家更有味道。反观我们现在的电子红包,虽然让金钱的传递更为方便,但“讨吉利”的味道也越来越淡,在丰富多样的红包游戏背后,真正的红包乐趣有多少人还记得?“红包”也不再像红包,更像是编写在网络代码中的一种交易。与其说,它是过年传统的延续,不如说是以金钱为手段的一种交流方式。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过去,每当春节,家乡的老人总希望能用一封红包表达对儿孙的爱意,现在,老人不懂用电子红包,儿孙忘记了过年礼仪,怎么才能让家庭的温暖在传统习俗中得以延续,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

1448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电子红包的诞生,最初是基于春节的红包传统而存在的。但随着红包功能的拓展,有部分人利用电子红包开启网络红包赌博的新模式,在近年来民众网络生活当中屡禁不止。而春节假期的特殊性,也让红包赌博披上了“过年习俗”的外衣。不少人在抢红包的同时,寻求精神上带来的刺激,所涉及的数额在反复的“交流”中越变变大。笔者有一个朋友曾感慨,过年结束,翻一翻红包收发记录,才发现不到一个月,红包竟发了三千多元,而自己感觉自己每次发的红包金额也不大,为什么会挥霍至此。我想其中也有“赌博”的因素。过去,我们曾反思,春节假期打麻将成赌博恶习,现在我们需不需要警惕春节假期,发红包也成赌博黑洞?

随着新型信息化技术在电子红包中的运用,让电子红包深入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给大家带来新乐趣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中的安全隐患。前几日,一则《客车司机在高速路上“抢红包”不听劝遭举报》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而笔者感到,这只是沉迷抢红包引发的较为个别的安全问题。随着AR实景技术的运用,抢红包可能带来的安全影响从手机转移到街上,在街上找红包,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会涉及所有人。记得去年,基于AR实景技术的《口袋妖怪Go》成为风靡海外的现象级游戏,让不少人的游戏生活从户内走向户外,也让不少人在游戏中遭遇事故丢了性命。基于“LBS+AR”的电子红包,虽然在范围和功能上做了一定的限制,但面对5天2.57亿用户的参与量,在大家专心致志找红包的同时,会不会有人因为“过分专注”而受伤?也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电子红包的发展,为中国人在过年期间,提供了一类新的娱乐方式,也带动了网络支付的发展,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不能忽视在电子红包发展的背后,部分民众因为沉迷因其中引发的各类问题。对此,我们既需要政府部门在“防沉迷、防赌博”上的加强管理,还需要大家在中华传统上的深入反思,令红包传统不再“变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某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