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教育将有哪些大动作(2)

2017年北京教育将有哪些大动作(2)

制定完善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牢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扩大区域、学校课程自主权,鼓励各区、学校积极开展课程创新实验。落实教育部修订新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完善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课程设置方案。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诵读、书法、传统艺术等元素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体系。进一步完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和配套政策,为全市初中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拓展市、区学农教育基地,进一步扩大初中学农规模,创新游学活动。加大对中小学特别是民办中小学课程教材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动态化、全过程的监管机制。

加大对民办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监管

坚持和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加大对民办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监管。统筹推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加强学籍管理政策与各项改革的联动。落实中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继续进行职业学校中高考招生计划分配改革,引导学校按照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推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指导学校加快制定升学转段标准,对接国外院校的语言和专业标准。稳步提升“3+2”中高职衔接改革质量及教学内容体系,深化“五年一贯制”高职改革。深入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保持参与学校、专业数量、学生规模基本稳定,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推动质量提升。加快“5+3”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北京市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北京学院、专业群、卓越高校联盟等改革项目,推动“虚拟教研室”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设“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贯彻落实《新时期北京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规划(2016-2020)》和《北京市对接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召开“一带一路”教育研讨会,建设若干个“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留学的支持力度,打造“留学北京”品牌。推动与已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国(境)外知名高校的实质性合作,探索建立学生赴外交流学习机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开展好青少年学生体育、艺术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和改进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出国留学中介机构的管理。

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建立视导制度

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研究制定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建立视导制度。试行《北京市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导纲要》,修订高中学科德育指导纲要。发挥“四个一”活动的辐射作用,探索学校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的新模式。整合课内外、校内外资源,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统筹和指导。开展第二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推广项目和行知计划。完善普通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载体和方式。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促进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

积极推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护照”试点工作

深化学校体育发展,推进校园足球工作,推广普及冰雪项目。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优化体育工作评价。全方位改进美育教学,制定《北京市中小学艺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非遗教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积极开展中小学舞蹈和戏剧教育试点和示范工作,举办好艺术节等美育实践活动。丰富和完善科技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发挥学生科技节的引领示范作用。规范和科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课外活动计划。发挥少年宫、科技馆的资源优势,改进校外教育工作。推进学校国防和军训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学生国防意识和素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加强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积极推进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护照”试点工作。

加大学前教育补贴力度及服务力度

扩大教育部门办园,支持优质公办园举办分址分部,支持小学开办附属幼儿园,支持现有幼儿园改扩建班级。提高市级财政对各部门办园的补贴力度,鼓励民间资本集团化办园。启动“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行动”,制定治理实施方案和工作意见。加强0至3岁早期教育基地建设,出台社区办园点的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收费问题,加大补贴力度,逐步形成合理的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幼儿教育内涵发展,坚持分级分类管理,不断提升幼儿教师水平。

启动实施“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

深入推进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计划,完善管理制度,组织加强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对计划实施的指导,开展中心建设绩效的评估。启动实施“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支持年青、有发展潜力、有能力组织并领导高水平科研团队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加强北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开展北京地区2017年各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优化学科结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