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富有时代气息(2)

张占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富有时代气息(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进展新态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实施三年,这一根植于时代的要求、着眼于宏伟目标、来源于实践探索的重大国家战略,正一步步由蓝图变为现实,取得了诸多新进展,呈现出许多新态势。

其一、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领域率先破题。京津冀三地积极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加强整体谋划,扎实落实根据各自功能定位制定的建设实施意见,三地深度合作局面逐步形成,并在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从北京来看,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五大领域的350项重点工程已有106项开工,环境、水文、绿化美化都在紧张地进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重点领域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去年累计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35家,疏解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17家,京唐城际北京段开工,京台高速北京段建成通车。从天津来看,2016年,京秦高速天津段建成通车,一批“断头路”“瓶颈路”顺利打通;推动三地重污染天气预警标准统一,加大了联合应急、联动执法、协同治污的力度;实现了一批产业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吸引京、冀企业来津投资到位分别为1700亿元、294亿元。从河北来看,河北着力打造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平台,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河北段实现了全线贯通,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信息实现了共享,引进京津资金达到了3825亿元。

其二、京津冀初步建立协同发展新机制。三年来,京津冀三地积极探索深度合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多重互动合作新机制。比如2015年中共北京市委、河北省委做出重大决定,两省、市互派百名干部交流任职;比如中关村“一园多地”,建立不同层次的创新体系,抓好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新的产业链、资金链;比如积极开展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在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领域开放有新突破,“负面清单”中涉及的行政管理、通关物流、检验检疫等关键环节有新举措;比如京津冀学者自2014年开始已经连续三届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京津冀三地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纷纷签署不同形式的合作协议,逐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新动力。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