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复兴:当代中国问题的“总问题”(3)

中华文明复兴:当代中国问题的“总问题”(3)

梳理中华文明复兴的“中国问题”群

在哲学层面上,围绕中华文明复兴的“中国问题”是一个问题群,对于这个问题群加以梳理,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系统把握。

过去——现在——未来。中华文明的文化渊源、发展过程、现实状态和未来走向如何,贯穿其中的历史大逻辑和大趋势是什么?五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多次身临险境甚至浴火重生,这种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在哪里?如果说过去是农业文明,现在是工业文明,那么未来将是什么文明?后工业社会的文明是信息文明或网络文明?未来文明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主体性和公共性的关系如何?世界文明的未来会失去民族个性而同质化吗?中华文明如何在走向世界并与其他文明交往、交流和互动中继续走自己的道路?

区域——国家——世界。从空间上看,文明总是从特定地域中发展起来,凝聚为民族国家,进而以此为根基走向世界。中华文明的几大区域整合在当代发展中日趋明朗,势头强劲,这种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如何认识区域条件和区位优势,把握区域发展规律,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支持区域发展,反过来区域发展又成就国家整体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国家形态如何建构?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如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如何与周边国家相处,如何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俄罗斯、美国这样的世界大国处理双边关系?如何建构更好的国际秩序?一种新型的世界性的人类文明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公共性的世界是否需要一种公共主义的文明观?

当代“中国问题”的方面和层面很多,以上只是列举一二。所有这一切,都属于中华文明现代复兴的精神层面。为了解决问题,先要明确问题。期待社会和学界从梳理问题开始,切实推进中华文明复兴中重大问题的解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