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 三年协同发展初步实现1+1+1>3(2)

京津冀 三年协同发展初步实现1+1+1>3(2)

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协同红利”

有数据显示,北京目前大概有30万左右跨省上班族,越来越多人开始选择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或者河北的“候鸟模式”。在采访中,很多人也都表示“这没什么,挺方便也挺划算的”。这样的心态与感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三地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随着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京津冀生活圈因便捷高效的出行而相对缩小,时间成本大大减低,跨省通勤自然有了更多现实可能。

方便、合算,道出了人们朴素的心理,也道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层动力,那就是老百姓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联接着国家战略的“大账”和个人生活的“小账”。站在区域发展的高度看,三地协同是促进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优化配置的战略选择。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融入协同大潮的过程中,还会关注自己的“小账”,要考虑收入有无增加,出行是否方便,医保可否异地报销等具体而微的现实诉求。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在哪里安“家”,也会盘算具体的成本收益。只有让人们在关乎切身利益的考量中觉得“合算”,他们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协同大战略中去,国家战略与个人愿景才能更好对接,协同发展也才会更加顺畅。

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上下下达致共识、形成合力。做到这一点,三地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力度,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转移等方面提供更好保障。着眼当下,三地发展水平、财政收入、资源禀赋各有差异,随着行政壁垒被进一步打通,必然会触及更多深层次的协同对接问题。比如,越来越多公共交通跨省运营,结算终端如何协调?普通民众异地看病,医药费如何报销?企业横跨三地,税收分享的矛盾如何解决?诸如此类在管理服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反映出的往往是现实利益掣肘,折射出的往往是体制机制问题。让民众在协同发展中有更多参与,就要着眼群众需求、群众福祉做文章,增加大家的获得感。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3年来,无数人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变化。面向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协同红利”释放出来,助力一个充满活力的京津冀都市圈快步到来。

将协同治理向纵深拓展

由“各自为政”转向“联防联控”,三年来,京津冀地区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环境生态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理清工作思路,取得突破进展。向好的态势,激发着三地“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士气,传递着三地“不信蓝天换不回”的决心。

保护空气没有旁观者, 治理雾霾谈何局外人。在这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中,团结就是力量,协同方能共赢。同处一个大气流场的京津冀地区尤其如此。从独立预报到联合会商,从各立标准到化三为一,从单独执法到统一行动……以“协同”二字为支点,京津冀强化区域互动、资源共享、补位配合,正撬动着跨地区治理雾霾的生动实践。

京津冀治霾起步稳健,但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行之有效的协同治理亟待向纵深拓展。从“病理”上看,“心肺之患”是几十年工业化扩张积累的产物,根治有赖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三地治霾的协同,最终落点在产业发展的协同。我们必须拿出全局眼光,在区域经济体的环境容量、工业布局、未来走向等方面从长计议。三地都坚守地区发展的功能定位,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努力,当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全面提升,雾霾治理才可能真正成功。

以更大视野来看,协同治霾只是一个缩影,折射的是医治“大城市病”的有益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一大基本出发点在于,把解决北京的问题纳入到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通过对非首都功能进行疏解和再布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大城市病”之路。以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环境生态为突破口,三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少方面,越来越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美好前景值得期待。

协同“一子落”,三地“满盘活”。一以贯之锁定“协同”二字,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与决心。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