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9)

摘要:一提到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馆,大家都会想到: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院和俄国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有人甚至说,它们构成了世界四大博物馆,但他们忽视了一座重要的博物馆,就是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朝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它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于一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故宫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宏伟、雄大,更在于收藏在这座宫殿中的无数珍贵文物。本篇文章为我们讲解了这座伟大博物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三是震灾隐患。北京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历史上多次发生强震,因此必须常备防震意识。故宫博物院文物库房中的文物藏品和日常原状陈列的文物展品,虽然采取了一些传统的简易防震手段,但是很不系统、规范,缺少必要的减隔震措施。

四是藏品自然损坏隐患。囿于地库空间的局限,故宫博物院180万件藏品中目前仍有约一半只能利用古建筑作为库房,由于古建筑内不能通电源,因此没有空调设施,夏季潮湿、冬季干燥,对文物藏品保管极为不利,更加上一些文物库房空间狭小,藏品大量堆积,保管条件恶劣。故宫博物院的展室均在古建筑内,除少数几处可以实现相对有限的温湿度控制外,基本处于自然状态。这些藏品面临寒、暑、光、尘等自然条件的威胁,无法达到文物保护的基本条件。

五是文物库房隐患。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其中相当数量的珍贵文物藏品对于保管环境有特殊要求。但是,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库房使用年代久远,布局分散,与近年来一些新建大型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很多原状库房由于年久失修,室内古代建筑装饰和陈设保护状况不佳,缺少通风、防尘、恒温条件。故宫博物院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建设的第一、二期地下文物库房,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存在一些地下水渗漏问题,虽然并不严重,但是对于地下文物库房来说是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二是由于当时的条件制约,二期地下文物库房采用的是水冷式空调系统,在地下文物库房上方储备了约50吨水作为冷却水源,冷却管、蒸发器已锈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三是空调系统缺乏调控功能,整个地下文物库房只能设定一个温度、一个湿度,不能根据每间库房所保管文物类别对于温度、湿度进行单独调节。

六是基础设施隐患。故宫博物院基础设施大部分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80年代,缺乏统一规划,老化、腐蚀严重,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随着工作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故宫博物院内地上、地下的基础设施管线类别不断增加,布局愈加复杂,犬牙交错。同时,数量不断增长的空调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的机动车,增添了很多安全隐患。

七是观众安全隐患。目前,故宫博物院每年接待观众约1500万人次,构成了全世界数量最庞大、结构最复杂的观众群,由此造成的人身伤害等突发事件威胁不断加剧。虽然故宫博物院没有发生过观众踩踏事件,但是隐患日益加剧。观众在紫禁城内参观过程中,要经过高低错落的复杂地形,万一发生一些不文明的推搡行为,老人、孩子等相对弱势群体将面临严重威胁。

立项两年多来,“平安故宫”工程组织领导、专家咨询机构成立,并相继召开专家咨询会、媒体汇报会等推动项目进展,北院区建设、地下文物库房改造等7个子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