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8)

摘要:一提到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馆,大家都会想到: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院和俄国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有人甚至说,它们构成了世界四大博物馆,但他们忽视了一座重要的博物馆,就是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朝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它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于一体,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故宫的伟大不仅在于它的宏伟、雄大,更在于收藏在这座宫殿中的无数珍贵文物。本篇文章为我们讲解了这座伟大博物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关于“禁烟”,在故宫博物院正式实行“全面禁烟”后,故宫博物院全体员工、在院合作单位和个人首先进行自我约束,无论室内和室外,不分开放区与工作区,一律禁止吸烟,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将进行严格处罚,并通报全院。对驻院单位也提前进行了告知和提醒,要求配合故宫禁烟工作。此措施实行效果良好,全体“故宫人”自觉遵守,也为之后更加全面彻底的“禁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8月14日起,故宫博物院将打火机等火种纳入故宫博物院安检范围,在之后的20天内收到打火机20万个。正是通过以身作则和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在院内开放路线检查时,工作人员都发现地上的烟头确实少了很多,现在要想在故宫里捡到烟头已经变成一件困难的事情了。正是科学的规章制度、严格的执行力度和全体员工的通力支持,帮助故宫博物院克服阻力,得以顺利推行各项措施,参观氛围和景观环境大大改善。

2012年上任之初,我的工作从调查研究开始。用了5个月的时间,我走遍了故宫博物院的每一间房子。经过深入调查文物建筑保护状况,文物库房藏品保存环境,文物安防技防设备,文物保护科技设施,开放路线观众接待条件,员工工作生活区域,以及端门广场、大高玄殿等周边环境,发现在文物建筑、文物藏品和观众接待等各个环节,均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有的方面相当严重,需要及时加以解决。2012年5月,故宫博物院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形成“平安故宫”工程方案,以彻底解决故宫存在的火灾隐患、盗窃隐患、震灾隐患、藏品自然损坏隐患、文物库房隐患、基础设施隐患、观众安全隐患等7大安全问题。“平安故宫”工程提出后,很快就引起国务院领导的高度关注。2013年3月4日,《“平安故宫”工程总体方案》正式上报国务院,并于同年4月获得批准。刘延东副总理强调,要把“平安故宫”工程作为重大文化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故宫博物院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播和服务观众能力,实现故宫博物院的高水平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广大民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新贡献。

“平安故宫”工程的保护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23万平方米故宫古建筑群的安全,二是180余万件文物藏品的安全。三是每年1500余万观众的安全。“平安故宫”工程主要解决故宫面临的七个方面安全隐患:

一是火灾隐患。对于故宫古建筑群来说,这也是最需要排除的隐患,因为木结构的古代建筑最怕火,实际上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最惨痛的一次教训也是火灾,即1987年景阳宫火灾,损失严重。故宫博物院高压消防系统覆盖不全面,一些古建筑周围未设消防栓;防雷避雷设施有所欠缺,古建筑因雷击损坏及引发火灾时有发生;因办公、藏品库房面积不足等原因临时建设的彩钢房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二是盗窃隐患。与近年来全国各地新建的现代化博物馆相比,故宫博物院安防技防系统老化,设施相对落后。故宫博物院安保设备建于上世纪90年代,十多年没有升级,无法适应当前的安保需求。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潘攀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