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军民融合创新体系(2)

加快形成军民融合创新体系(2)

——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

“四个推动”是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

推动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擘画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宏伟蓝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必须遵循战斗力生成规律、国防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找准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分割点”,坚持全面筹划,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由传统领域融合向新兴领域拓展,推动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提供支撑,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基础;坚持超前谋划,以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以夺取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优势为突破口,抢占推动战斗力生成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制高点;坚持科学规划,充分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创新战略管理方法,选准主攻方向和建设目标,明确发展和实施路径,向着科技兴军的宏伟目标坚实迈进。

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军民融合,夯实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基础工程。要通过打破制度壁垒和利益藩篱的制约,真正把国防科技创新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将科技兴军的种子根植于社会经济科技沃土之中。我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等重大国防科技工程产生的大规模集群式知识产权成果,已经释放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溢出效应,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因此,积极引导国防重大工程科技成果加速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加大先进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的力度,释放国防科技成果潜能,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推动军地合力培育军事人才,强化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智力支撑。随着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一些高科技武器装备不断列装,军队岗位的科技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优化培养模式、健全培养体系,构建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以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院校格局,形成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还要依托国民教育优质资源,聚焦紧缺专业、重点高校、优势学科培养军事人才,拓展军事职业教育的路径和形式,提高官兵科技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军队院校要为国防军工和国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地方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和高等学校开展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和军事高科技教育培训,是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重要条件,必须抓紧抓好。

推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营造军民融合创新体系良好环境。只有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打破军民分割的“二元体制结构”,消除“多张皮”“多龙治水”等“顽疾”,破除制度藩篱和利益羁绊,才能构建系统完备的科技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体系。中央和各省市区军民融合领导机构的健全完善将从体制上解决统一领导军民融合组织体制缺位的问题,有利于保证融合需求的“总出口”与融合供给“总入口”的完整对接,真正从国家战略全局高度对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全领域、全过程实施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和统一领导。综合运用党和国家坚强的意志力、融合需求的牵引力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力,我们就能有效化解“要素强、系统弱”“指头硬、拳头软”等难题,真正形成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强大合力,构建起支撑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物质力量。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