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志: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启思(3)

摘要:鸦片战争时期,整个国家处于一种非常衰败、混乱的状态。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不断挑起战争,当时的清政府又是腐败至极,整个国家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在政治上非常衰弱,经济上非常贫困。由此,有人推测,此时的文化思潮也是乱糟糟一片。事实上,晚清七十年的文化思潮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与回味的时期,它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变化的开始时期,是新思想的孕育期。

过去西学是没有地位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严夷夏大防”。因为满族人入关以后,获得政权,他们非常害怕汉族人把他们当成“夷狄”,因此当时的“文字狱”非常严酷。一句话中不小心说到“夷狄”、说到“胡”,就要满门抄斩。有一个传说,说有一个文化人,喝完酒以后,把杯子一扣,那杯子底儿上是明朝皇帝的年号,于是这个人就顺口作一首诗,“一朝得见明天子,便把壶儿放一边”,结果被人报上去以后就被满门抄斩。清廷认为“壶儿”就是“胡儿”,说这是暗指反清复明。所以开始的时候,清朝最怕别人把他说成“夷狄”。但是后来他们汉化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就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了,认为周围的小国都落后于自己,外国的情况根本不需要了解,所以就提倡“严夷夏大防”,要把这个界限划清楚,不许学西方的东西,连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一点东西,也被禁止了,留下一点玩儿的东西,比如说故宫里的自鸣钟,圆明园里的大水法,也就是喷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一律禁止。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认为“中体西用”是文化保守主义的口号,其实不对,在当时提出这个口号是一次思想大解放,因为“中体西用”针对的是“中体中用”。后者是说我中国已经是体用俱备,自己的东西就完全够用了,绝对不承认自己还有什么不足的、落后的地方。所以最初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重点是在于提倡“西学”可以“为用”。要承认在若干方面西方先进,我们落后,要把人家先进的东西学过来,这需要勇气。所以最初提出来的时候争论非常激烈,冯桂芬的书大概压了十几年才出版,即使曾国藩、李鸿章支持,也不能出版。

“中体西用”提出来以后,在洋务派的一些思想家的论述当中,逐步地把“西用”的范围越扩越大,原来只是说船坚炮利、军事技术等等,后来就扩展到了民用工业、制造业,炼钢铁、铸造、开矿、运输等等一系列事项,然后还有人才培养。后来到西方考察过或者做了使节的人回来,说仅仅是“西用”不行,西学本身就是有本有末的。他们实行的是“重商富民”的政策,让民间发展实业,才富强起来的。这一条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要学,这才是根本。再进一步就是认为西方的政治体制也有它的优越性,如开议院、建学校等等,这些我们都要学。不难看出,他们心目中“西用”的范围越来越大,但是“中体”是不敢动的。无论是出自信仰的忠诚,还是策略的考虑,他们都不敢动“中体”,只是悄悄地将“中体”包括的实际内容越来越缩小,缩小为仅仅是指孔孟之道的“道统”,就是说只保留了这个“精神上的支柱”。

洋务派虽然有成绩,但是整个运动是失败的,没有挽救得了清王朝的灭亡。尤其是甲午战争,失败惨重,割地赔款,败给了本来瞧不起的日本这个小国家,而且败得一塌糊涂,多年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根本不堪一击。洋务运动并没能挽救这个危亡局面,于是就兴起了新的思潮,也就是维新变法的思潮。

以康有为为主要代表的维新变法主张,其核心是要改变政治体制,但是他们打出来的口号仍然是文化的口号,叫做“会通中西”。他们一方面要“托古改制”,说我们要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法制度,早就有根据,孔子就是这么提倡的,所以康有为写了《孔子改制考》,以后他还写了别的书,如《新学伪经考》、《大同书》等等。另一方面,他们实际上是把西方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实例搬过来。康有为向光绪皇帝上书,里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叫做“以俄国大彼得之心法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法为政法”,这是维新变法的真正纲要。彼得大帝的改革,东邻日本的“明治维新”,应该说都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最起码使国家富强了。而且他们实行的政治体制恰恰是君主立宪制。康有为说,我们要向欧洲学习就是学他们的君主立宪制度,但是有个捷径,就是“近学日本”。康有为的变法主张,说穿了就是如此。那个“会通中西”、“托古改制”,只是当时做宣传的口号。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