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伟志:中国文化近代转型的启思(10)

摘要:鸦片战争时期,整个国家处于一种非常衰败、混乱的状态。帝国主义不断侵略,不断挑起战争,当时的清政府又是腐败至极,整个国家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在政治上非常衰弱,经济上非常贫困。由此,有人推测,此时的文化思潮也是乱糟糟一片。事实上,晚清七十年的文化思潮是一个值得我们重视与回味的时期,它是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变化的开始时期,是新思想的孕育期。

一件事,就是左翼文学运动。今天回头来看,左翼文学运动坚持了革命的立场,发展了革命文学,这是一大功劳。但是同时也有一大错误,就是接受了共产国际的极左的文学思想,当时叫做“拉普”文学思想,就是把文学简单地政治化,把文学作品简单地说成都是阶级文学。特别是以郭沫若为首的创造社为代表,执行这个极左的文化思想,攻击鲁迅、茅盾、叶圣陶等一批进步文学家,把这些人一概说成是反动的,甚至是封建余孽、法西斯蒂,当成敌人来对待。他们的理论就是说,你不革命比反革命还反革命,你小资产阶级比资产阶级还反动,中间派比右派还危险。真正革命的,唯有我创造社。幸亏后来张闻天发表了文章,说要正确对待文学和政治的关系,不能把文学简单地解释为政治工具,不能把文学作品简单地打上阶级的印记。他指出,绝对化的文学阶级论是不对的,如果每一部作品、每一首诗、每一篇散文都要问它的阶级性是什么,那简直没有办法创作了。他还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性的存在、个性的存在,承认了文学创作自由的必要。在他的劝说下,“左联”才克服了宗派主义的错误,把鲁迅、茅盾等进步作家团结在一起。

再说一件事,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第三次文化路向之争。这就是围绕着“中国本位的文化论”和“全盘西化论”两种完全对立的文化主张发生的争论。中国本位文化论的背景其实是国民党、蒋介石的文化论。蒋介石提倡过一个“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是其名,提倡旧道德是其实,无非是大力鼓吹以“四维”、“八德”为准则的修身律己的固有伦理观念,并且把孙中山的思想也解释成来源于孔孟之道。他们企图用这些东西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但他们对“四维”、“八德”的解释完全是传统的解释,中心思想就是要求人们承认他们是正统,服从他们建立的统治秩序。

“中国本位的文化论”就是把这种思想用文化建设的名义在CC派的支持下发表出来。他们硬说,如今“在文化的领域中,我们看不见了中国”,要求恢复“中国文化的声音”。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文化的声音”是什么?他们回答说,是民族主义。在中华民族受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局势下,提倡文化必须反映反侵略的民族精神,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把民族主义解释成“中国文化本位”的唯一性质,那就成问题了。做出这种解释的是陶希圣。他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篡改成了“一民主义”,只讲民族主义,不讲民生主义和民权主义了。按照这种解释,中国文化就仅仅是民族主义文化,发展下去就是绝对的种族主义文化。后来有些“中国本位文化论”的发起者也觉得这个解释不行,于是他们就针对各方面的批评,联合写了一份《我们的总答复》。他们的解释是,所说“中国本位的文化”就是要求文化符合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他们写道:“总结起来,中国此时此地的需要就是:充实人民的生活,发展国民的生计,争取民族的生存。”有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解释其实是在提倡“二民主义”;有民族主义,有民生主义,就是不要民权主义。这说明这个总的解释本身掩盖了一种意图,即排斥从国外引进民主共和的制度,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要建立“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制度。

“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陈序经。1934年,他将在德国留学时写好的《东西文化观》一文和新写的《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发表,正式论述了在中国实行“全盘西化”的文化主张。他想当然地、完全是书生气地断定中国应该全盘西化。实际上怎么能全盘西化得了呢?他自己说他也不信基督教,他写的文章都是用汉字写的,可见他也没有全盘西化。“全盘西化论”一提出,便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赞成者寥寥。没多久,表示过赞同“全盘西化论”的胡适也改了口,说他认为不如改作“充分世界化”为好。

抗战时期的这次文化路向之争很快就过去了,因为战争期间不可能充分展开讨论。到了抗战末期,考虑我们国家的前途的事提上了日程,于是形成了两个“中国之命运”之争。一方的代表作是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另一方的代表作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这次“两个中国之命运”的争论,自然也包括了两种文化观的争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里,高扬起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旗,而且十分明确地肯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绩,把自己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的地位上做出阐释,从而将新型的中国文化思想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显然,说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造成了全盘反传统,割断了历史,所以现在我们要来纠偏,要来复兴旧文化,这不是一种正确的解释。

我认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是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段是晚晴70年;第二段是民国38年;第三段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迄今。当然,到现在也不能说这一转型已经完成。我们现在提出文化制度改革,可见我国的文化事业还是处在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最后这一段,无疑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一段。我们要建设成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任重而道远。我们有过巨大的成绩,也有过深刻的教训,现在按照中央的精神,大家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文化建设的事业中,相信前途一定是非常乐观的。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