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核心提示:《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在治国安邦上具有操作意义的经典,蕴含着先人们丰富的治国理政得失和社会人生经验,“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治国之要最关键的是用人,唐太宗的“用人如器”、子思的“用其所长,弃之所短”和十八大提到的“人皆可以成才,人才处处都是”的观点一脉相承。

其实把《资治通鉴》讲得清楚、读得深入的是曾国藩和毛泽东,他们是文人但都能打仗。曾国藩给一个姓罗的年轻人写信,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窃物之理,执圣之权。”一部书,光讲道理固然好,如果还讲权变就更了不得了。正如“一国两制”,“一国”讲的是道理,“两制”就是讲权变。一个人只懂道理不懂权变,那就是纸上谈兵。权变就是讲事态情况变化时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来加以解决。如果懂得权变,看问题就比较客观了,就不会愤世嫉俗了,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干部兴家是因为他们的努力,败家则往往是管不住自己,或管不住家人。这个书也讲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说家国兴衰,国事、家事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吸取经验。

曾国藩的评价是很切道的,王夫之有本书叫《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中说,读《通鉴》有三个境界,一是提升自己,可以自淑;二是可以与人分享,诲人;三是可以知道而乐。我想,对于《资治通鉴》,我们不光要学,还应该能自淑、诲人、知道而乐。

三、《资治通鉴》的精髓

《资治通鉴》在总结历代兴亡中,特别强调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特别重视领导者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家国兴衰的影响。我们今天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司马光更强调的是领导者的责任。司马光上书宋神宗:修心之要有三:仁、明、武;治国之要有三:用人、信赏、必罚。司马光说这就是《通鉴》的精髓。

其一,修心之要——仁、明、武。“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就是要以方向、目标、愿景让大家在精神、物质两方面愿意跟你干。修政治,即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得告诉你的部下,为什么跟着你干、跟着你走,得给一个理由。《资治通鉴》记载,刘备在有诸葛亮之前,无处藏身;得了诸葛亮之后开疆拓土,建立自己的基业。诸葛亮有本事,三顾茅庐很重要,说明刘备有诚意,见了面以后,刘备讲了一句话,“如今汉室将倾,奸臣窃国”,就是要光复汉室,那个时候皇帝是汉献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称为曹贼。所以刘备到荆州来,光复汉室就是他的政治方向,他用这个理想鼓舞士气。就是得有一个方向、目标、愿景,政治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还要有“养育”,不仅要养百姓,还要让百姓吃饱肚子,就是既要有脑袋,还得有口袋;既要有意义,还要有利益。这两个都有,人们才愿意跟你走。这里面一定要把政治、意义放在前面。要在充分考虑员工物质利益的情况下,把意义、价值、精神等放在前面,这是领导的艺术。

至于“明”,就是判断力。“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就是要磊落,知道义,有安危意识,有分别贤愚的判断力。

“武”就是决断力。“武者,非强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就是要有决断力,决策之后勇往直前,奸佞不能迷惑你,不能改变你的主意。

其二,治国之要——用人、信赏、必罚。“用人”,指的是干部的任用;“信赏”、“必罚”说的是激励约束机制。唐太宗说,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制度要严明,最关键的还是用人;信赏、必罚是外在的治理手段,这些手段的交集点就是用人。如何用人、识人、治理国家,可以说构成了司马光管理体系框架。

四、《资治通鉴》讲析

《资治通鉴》记录了22个王朝的兴衰,涉及了《二十四史》里面的17部正史。

典故一:楚汉之争的启示。毛泽东同志曾说刘邦是我国历史上最厉害的一位皇帝。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是位英雄,但不识字,有人给他读史,并问他欣赏历史上哪位皇帝,他说要是遇见刘邦甘愿称臣;遇见刘秀就要跟他争一争;至于曹操,则根本看不上。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世界上有两个伟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凯撒大帝。

启示一:领导艺术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谦卑。公元前226年刘邦在洛阳问大家,我怎么赢了?大家七嘴八舌讲了很多,刘邦笑了说我不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者皆人杰,我能用他们,所以能取天下。项羽有个范增不知道用,所以败在我手里。这就是领导艺术的一个基本点、起点,只有谦卑,别人才敢谏言,才能集思广益,从而作出全面判断。

再看看项羽的见解,他说,我自起兵到现在八年了,经历70多场战争未曾输过,最终困顿在这儿,是天要亡我。项羽至死都不知道他跟刘邦的差距在哪儿。领导的第一门功课就是要知道我不行。因为领导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岗位、是角色,在这个岗位的人不是给自己做决策,而是给方方面面做决策。在这个岗位上,权力越大,盲点就越多,所以必须集思广益。

启示二:领导者要有知人之智。萧何治国、韩信打仗、张良战略筹划,这三个人都是人杰,刘邦能够很好地协调他们,这就是知人之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知识背景,所以看问题的侧重面是不一样的。三杰的任用让我最佩服的,就是刘邦用韩信。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