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不摘虚假治霾面具,难摘重污染帽子

张立:不摘虚假治霾面具,难摘重污染帽子

2月15日至3月18日,环保部会同京津冀鲁豫晋等地组成18个督查组,对华北地区的治霾进行为期1个月的专项督查。上述这些问题来自260名督查人员对8500家单位的督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企业有3119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难落实,部分企业违法排污并拒绝检查,性质恶劣;一些企业监测数据不真实甚至造假……这些严厉的批评来自环保部的一份督查报告。(3月31日 《中国青年报》)

从雾霾引起各方面重视至今,投入巨资治霾已经成了一场历史性事件。然而,不少群众有这样的感受,怎么不见治理成效。而环保部近日的调查结果,或许给出了一些原由:一些地方政府治霾政策落实不力,企业监测数据不实甚至造假。在这个全民治霾,全民渴望自由呼吸的时代,这无异“与人民为敌”。

在治霾的历史重任里,各地不惜巨资治霾。从去产能到免费公交出行,从优化能源结构到引进无污染产业,从官方到民间,确实见到从上到下的治霾行动。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着应付事、在数字上做文章的虚假现象。有媒体直言,治理污染治不了,但却能调治数字、文字。监测数据造假,把僵尸企业作为去产能的“替罪羊”。然而,在一些地方媒体上,地方的治霾动作却频上报端,数字详实,措施有力,与这些虚假的治霾实际形成了鲜明对比。

先污染后治理已经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典型,为世人所语病。然而,在继续发展上,把虚假治理奉为博取公众点赞、获取官帽子的捷径,这样的举措显然是愚蠢至极的。即便数字再光鲜,但群众的观感是直接的,一些虚假的举措也难逃群众的“法眼”,因此,虚假治霾也好,监测数据不实甚至造假也好,都终将成为治霾的笑柄,这些虚假治霾者也将成为治霾小丑,成为虚假政绩被写进“黑历史”也不无可能。

倘若把先污染后治理视为发展模式认识不足还有情可原。但是,时至今日,从科学发展观到习大大系列讲话,以及各方专家学者的谈论都对如何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在治霾上也有了广泛而充分的科学认知。在治不治霾问题上,不是治理成功与否的问题,而是愿意不愿意治理的问题。

尽管治霾的决心大于天,但时至今日,雾霾形成的机理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诊断。况且,气候的变化也让雾霾发生的频率进一步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倘若再在治霾问题上弄虚作假、自欺其人,就是给子孙留雾霾。

华北一些地市之所以在空气重污染的倒排中,始终没有走出垫底的尴尬,除了历史欠账太多外,或许就是在虚假治霾中注入的“水分”太多罢了。而公众去霾的渴望,也只能渴望“大风越狠我心越荡”了。

治霾已经立了军令状,时间表和路线图都十分清晰。然而,在治霾决心不大的情况下,怎能期待能收获蓝天白云自由呼吸的水平呢?虚假治霾的面具不摘,重污染帽子也很难摘除。如果再少一点果断的问责,恐怕自由呼吸就遥遥无期了,贩卖新鲜空气也就成稀松平常的买卖了。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