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边议题次序可能发生变化。奥巴马政府在处理“中美邻”关系时有一个排序,依次是南海问题、朝核问题、钓鱼岛问题。特朗普上台以后,在这个问题上的优先次序将可能发生一个重大的调整。第一个是朝核问题;第二个是南海问题;第三个是钓鱼岛问题。
朝鲜半岛确实非常关键,尤其在特朗普任内,这个地方会不会爆发大的战争、会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这是未来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中美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这一问题对我国来说也事关重大,因为半岛每次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地区格局出现重大变化。现在特朗普采取强硬的半岛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中美在这个问题上如何互动?
第四,大国博弈的背景会更加凸显,主要是中美俄大三角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对俄罗斯、对普京有很多表态,他一直强调要改善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这种信号发出后,如果美俄关系改善了,会对中美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有一种判断认为,特朗普上台以后可能会采取“反向的尼克松主义”。“尼克松主义”是尼克松拉着中国对付前苏联。“反向的尼克松主义”是说,特朗普可能会拉着俄罗斯对付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俄的互动可能会对中美关系产生一个影响。但是,现在的局面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
三、“习特会”的成果及其影响
2017年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件事也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习特会”之后,一方面中美关系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为中美两国关系向积极方向发展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美还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麻烦和挑战。
(一)特朗普上台以后,在中美关系面临巨大的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了历史上最早一次的中美元首会晤。以往美国新一届总统上台以后,中美两国领导人都会见面。可是,回顾历史,从来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上任还不到一百天的时候,中美两国元首就见面了。而且是在中美关系面临很大的不确定的时候,中美两国领导人这么早的见面了,这对于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对中美关系回归确定性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习特会”是一次对中美关系“定基调、定方向”的访问。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在对华关系方面发表了一些极端的言论。而此次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均强调了两国在世界上的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需要合作的地方远远大于对抗的地方,这是两国领导人在会晤时向世界发出的重要信息。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指出,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双方要做大合作蛋糕,制定重点合作清单,争取多些早期收获。特朗普对中美关系的表述也是很积极的,他说,通过这次会晤,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取得了重大进步,会谈取得了重要丰硕成果,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新的进步,并且说,那些潜在的坏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对于此次会晤,美国媒体发表了很多评论,认为在竞选期间向来发表对华强硬言论的特朗普在迎接习近平主席时候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总之,“习特会”为中美关系注入了弥足珍贵的确定性,奠定了建设性的基调,并且指明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三)“习特会”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成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两国最高元首开始建立起比较和谐的工作关系和个人关系,为未来中美关系排除各种各样的干扰创造了良好条件。中美关系非常重要,也非常复杂。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经常会面,就是要为中美关系注入正能量,对中美关系加以有效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中美关系,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最高领导人一道,开启了中美两国元首外交的新模式,即非正式的深入交流。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深入交流,大大提升了中美两国元首交往的质量和效果。十八大以来,中美之间有几场引人注目的非正式会晤,诸如:2013年的“庄园会晤”;2014年的“瀛台夜话”;2015年的“白宫秋叙”;2016年的“西湖漫步”。这些非正式会晤在关键时刻都为中美关系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次特朗普上台两个多月,中美两国元首就实现了首次会晤,这在中美两国首脑交往史上是少有的。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的会晤坦诚、深入,就重大国际、地区和双边议题交流了意见,并通过会晤向两国人民和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维系中美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各种政府间对话机制得到了延伸和升级。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可以说,有矛盾、有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常态。发展中美两国关系的关键或说核心是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两国政府在如何管理两国矛盾的问题上做了很多努力。到目前为止,中美两国已经建立了超过100个政府间对话机制,这使得中美两国间有问题可以马上坐下来谈,由此对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