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喊声引来善缘庵的僧人源福和留宿的客人范云成、马如保等人。众人进入房间后,看见吊挂在房梁上的人,正是九月底才来到山阳县查赈的李毓昌。就在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李毓昌的死因时,李祥等人决定向山阳知县王伸汉报案。李祥奔赴县衙,马连升、顾祥在善缘庵看守尸身。
山阳知县王伸汉知情后,非常震惊:“此事重大,必须向淮安知府王毂禀告。”
县衙和知府同在淮安,仅隔着一座镇淮楼。接到王伸汉的禀报后,王毂随即带领衙役、仵作(验尸官)等人前往事发地善缘庵。
进入李毓昌所住的房间后,王毂发现吊在房梁上的李毓昌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于是命人放下李毓昌的尸首,仵作李标进行了简单检查后向王毂汇报说:“没有其他的原因,应该是生前上吊自杀而死。”
“李毓昌刚刚才进入仕途,怎么会突然选择自杀呢?”王毂向李祥、马连升、顾祥三人问道。
李祥等人回忆说:“老爷十月二十三日查至西系陈庄,有陈姓监生陈懋邀请李毓昌到家里喝酒,并索取了赈灾票数十张。十月二十八日,老爷查赈回来之后一直住在善缘庵,老爷对于多放赈灾票一直非常懊悔,坐立不安。老爷原本计划过完冬至节后出发,但是初六晚去县衙喝过酒回来后,他说话一直颠三倒四,我们几个当即劝慰他睡下,没想到初七早上推开他的房门,发现他已经上吊自杀。”
听完仆人的陈述后,王毂便没有对案件再进行追究,以“李毓昌因私放赈灾票懊悔至极自缢身亡”向上级汇报。王毂还下令让王伸汉妥善料理后事,“一切从重办理”。随后,李祥等人为李毓昌换上寿衣,棺殓起来,停柩寺庙中,等待李毓昌的亲人前来迎丧。
查赈大员上吊自杀,这在大清朝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但无论是江宁布政使杨户、江苏巡抚汪日章,还是两江总督铁保,都没有再追究下去。
肖冰认为:“面对这样一桩职官命案,从淮安知府到两江总督,竟然如此草率断案,可见朝政是何等腐败,官场是何等黑暗。”
李毓昌死后不久,李毓昌的叔父、已经59岁的武生李泰清刚好来到江苏,探望侄子。农历十一月十八日,李泰清来到善缘庵,发现侄子已经躺在棺材里。李泰清询问李祥等仆人,得到的答复是“自缢身亡”。
丽江知府马毓林与李毓昌同年考中进士,他在撰写的《记李皋言事》中,记载了李泰清查看棺材的经过:“维时棺停暗室中,昏不见物,其垫棺木凳甚高,登凳而上,见间公面如白纸,不忍卒视,痛哭而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