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是最大的政绩,精准脱贫是最大的民生。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精准扶贫工作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体从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也发现一些问题的存在,比如:一些地区采用钱物资助贫困户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但也让不少贫困户滋生出“等靠要”的思想,自己能办的事不去办,等着政府来帮忙,政府的救济款成了“免费的午餐”。许多贫困户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笔者认为,在精准扶贫中扶志更应先行,应当先帮扶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志气。
脱贫要首先从思想上脱贫,扶贫要先扶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从思想上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能树立强烈的脱贫愿望,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转变思想,脱贫观念是基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作为扶贫帮扶部门不仅要给贫困户必需的资金和技术,更重要的是注重从思想上、精神上进行帮扶,帮助贫困户树立起“我要脱贫”的思想理念,鞭策贫困户在借助外力的同时,还要强化自身内力修为,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贫困,摈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斗志,鼓励贫困群众主动学技术、找门路,用自己的双手摘掉贫困帽。
落实行动,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关键。要充分调动困难群体在脱贫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凝聚各方扶贫力量,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社会资源、社会组织等广泛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参与式扶贫,转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同时要创造条件,让困难群体看到人生出彩的机会,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来。
巩固提高,实现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齐发展。扶贫要从精神上源头上来抓,同时外在辅助也有必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让困难群体的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要物质扶贫更要精神扶贫,在提升困难群体基本素养的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繁荣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用高雅的生活情趣引导贫困户精神脱贫。在精神的指引下,激发出更大的脱贫愿望和动力,在实践中收获更好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17/0525/949215.shtml(转载请保留)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