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鹏:“虚实结合”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2)

李晓鹏:“虚实结合”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2)

“脱虚向实”要有度

作为纠偏,说“脱虚向实”可以理解,但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度。因为以金融业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健康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金融业通过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通过各种金融工具帮助实业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反过来,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

金融和经济发展要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我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服务业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2016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为51.6%,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2%。而发达国家服务业的GDP占比普遍都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发展金融业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吸收就业,促进社会财富增长。

发展金融业是中国引领全球化的客观需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金融需要靠自身的发展实现更富成效地“走出去”,来推动全球治理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国际货币体系、金融机构、金融协定、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等方面谋求更多话语权,从而引导全球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当前,“一带一路”的推进和亚投行的成立,既体现了金融在全球化中的媒介和驱动作用,也更加说明中国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金融实力,为“走出去”提供支持。 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渗透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尚有巨大空间和潜力。当前我国仍然存在“金融抑制”,即“融资难、融资贵”和“储蓄率高、回报率低”的情况同时存在,归根结底是金融对经济的渗透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有待提高。发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才能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提高金融的资源配置能力,使资金流向有效率的产业和企业,培育新动能,也是经济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不断推进,人才红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将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更多条件。

金融业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为实业提供更接地气的金融服务方案,从而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拓宽自身发展空间。“脱实向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解决的办法绝不是把“虚”按死,而是应该遏制“虚”中的投机行为,从而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成为实体经济的“加油站”而非“抽水机”。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