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琳:爱国爱港 同心同行

胡葆琳:爱国爱港 同心同行

光阴荏苒,一转眼香港回归祖国已经整整二十年。

回忆二十年前,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激动一刻,我作为现场亲历者至今记忆犹新,一切宛如昨日。

二十年春华秋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回归二十载的香港也获得了繁荣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叠加,为香港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国两制”时代开启

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了。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时,全场沸腾,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扬眉吐气的喜悦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香港终于一洗百年国耻,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香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是国家为香港提供的制度优势和便利条件。正因为具有“一国两制”的优越性,香港回归二十年来不但得以保持繁荣稳定,而且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被评为全球最自由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更令人感动的是,二十年里,无论香港遇到什么样的危机和困难,国家始终给予我们强有力的支援,是我们的强大后盾。

1997年10月,香港回归不足4个月,国际金融炒家索罗斯掀起亚洲金融风暴,利用资金横扫东南亚后向港元发动进攻,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在汇市和股市同时掀起惊涛骇浪,致使恒生指数跌破9000点大关。1998年8月,国际炒家又故技重施,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狂泻至5000多点。所幸中央政府及时出手相助,特区政府获得国家力量的支撑后底气大增,立即动用1200亿港元外汇储备大量买入股票,不断推高恒指,经过连续10天的激烈博弈,终于迫使国际炒家惨败撤离。

只有背靠强大的祖国,紫荆花才能在风雨中开得鲜艳夺目。

时时处处为香港着想

2003年春,“非典”疫情开始在香港蔓延,造成社会极度恐慌,经济近乎停滞。所幸的是,凭借港人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和内地的无私援助,疫情被逐渐控制而且消灭。为帮助香港恢复经济,中央政府决定逐渐开放公民个人赴香港旅游,又称“自由行”。

第一期“自由行”于2003年7月28日开始实施,允许广东省东莞、佛山、中山、江门的居民来香港,其后向越来越多城市开放。2009年更允许深圳居民一年多次访港,即“一签多行”。内地游客的大幅度增加和购物消费活动,为香港注入“源头活水”,激活了香港经济,带动了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迅速复苏。然而,随着自由行人数的日益增多,香港的接待能力渐渐吃紧,社会出现了反对声音。中央政府有鉴于此,又于2015年4月13日,将“一签多行”调整为“一周一行”,合理调控了访港旅客。

时时、处处为香港着想,真心希望香港受惠,中央政府的殷切之情让人无法不动容。

2016年圣诞节前夕,日本北海道出现50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造成包括500多位港人在内的数千旅客滞留。我国驻当地的使领馆一接到求助电话,立即派出救援车队,带上各种补给品赶到机场,慰问和安抚滞留的港人,并与航空公司进行协调,将滞留的港人全部安全送回香港,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来自祖国的温暖。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作为香港人,我们怎能不心怀感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