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琳:爱国爱港 同心同行(2)

胡葆琳:爱国爱港 同心同行(2)

以实际行动爱国爱港

香港回归二十年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有一小撮极端分离势力发动非法“占中”、旺角暴乱,一时间,“港独”思潮影响了一些青年学生。有鉴于此,众多爱国爱港人士开始关注如何加强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观念。

我从2014年开始以大中华会的名义和香港中学合作,先后组织“香港学生访京团”“东华三院学生高铁团”和“沪港学生高铁团”访问内地,学生们的表现十分出色。

在大中华会和上海海外联谊会联合举办的“沪港学生高铁团总结交流大会”上,两地学生分别以朗诵、小品等形式表达高铁行的心得体会,他们将孙中山先生的强国梦联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铁路构想看今日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成就,还从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展望“一带一路”给香港青年带来的机遇。看到孩子们将自己的未来与国家的大战略连接起来,自然而然地认同了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我感到非常欣慰。

今年年初,在一次梁振英特首与全国政协委员的座谈会上,我报告了自己打算与内地教育部门合作组织香港中学校长到内地交流的想法。两天后,我的助理接到特首办官员电话,他说梁特首很关心中学校长交流事宜,已安排教育局和民政事务局提供帮助。我得知此事后非常意外也非常感动,因为我完全没有想到梁特首这么忙碌,还能记得这件事,而且这么快、这么具体地给予帮助。

4月28日,我与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合作,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沪港中学校长论坛”取得圆满成功,200多位沪港中学校长代表及教育专家与会,从教育学术、教育政策和学校实践三个层面,总结了两地基础教育的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了学校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交流了对教育发展问题的深度思考。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倡导作用和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香港“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和“超级联系人”作用越来越突出。可以预见,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下,香港若能发挥好“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必将机遇无限、精彩无限。

我坚信,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东方明珠必将绽放出更为璀璨的光芒。

(作者:胡葆琳 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中华会主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