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五大举措 巩固稳中向好态势(3)

强化五大举措 巩固稳中向好态势(3)

稳中存忧,问题和风险不容忽视

经济回暖,微观活力与宏观动力改善并进,反映实体经济面临的最困难时期基本过去,但经济发展中最困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仍在积聚,一些新问题、新困难和新挑战仍将掣肘经济企稳回升,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1.实体经济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突出。当前货币政策有所偏紧,5月份M2增速持续回落至9.6%,为史上最低水平。货币政策适度收紧、金融监管趋严快速推升了资金利率,约束了信贷条件,实体经济企业普遍面临银行续贷更难、资金过桥成本更贵等问题。随着债券市场发行价格快速攀升,大批债券发行计划延后或搁浅,过去依靠“借新还旧”来维系流动性运转的模式将难以持续,企业债务风险会逐步显现,经营困难企业和高杠杆率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近年来人力、财务、税收、土地等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严重挤压了实体经济企业的利润空间,部分企业感觉生产成本不降反升。特别是今年企业利润分化加重下游制造业成本负担。数据显示,前5个月下游制造企业利润增长不超过5%,不到总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的1/4。工业企业整体利润改善主要是上游行业利润增长较好,上游多为原材料和燃料行业,其利润增长通过产业链传导即成为下游行业的成本。

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特朗普政府的减税政策和产业政策可能引致国际资本加速回流,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有所加强,知识产权337条款、“双反”调查技术壁垒以及国家安全审查等政策工具被频繁使用,将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形成压力和挑战。

2.营商环境亟待完善

部分地方放管服改革落实不到位。课题组在调研中一些企业反映部分地方政府诚信不足,招商引资政策说变就变,随意性较大。市场准入明显放宽,但企业“进门容易开工难”,在获得环保、消防、安监等部门行政许可前,环保影响评价审批时间太长,企业项目长期处于“能进不能干”状态。

部分政策过于教条僵化。现行劳动用工制度关于工人每个月加班不能超过36小时、劳务派遣工数量不得超过企业用工总量10%的规定,限制了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不健全,一些领域恶意打假问题比较突出,“最低中标价”现行时有发生,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3.一些领域风险隐患进一步凸显

金融潜在风险隐患突出。一方面,信贷风险趋升。部分省份不良贷款率已攀升至3%以上,部分地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下迁压力明显加大。一些金融机构通过理财产品和资产管理公司阶段性代持等各种虚假通道转移不良贷款,一些金融机构采取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搭桥”手段藏匿不良贷款,由于缺乏相应监管,一旦资金链断裂出现连锁反应,极易形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引爆点。另一方面,债务风险显露。企业债券违约事件明显增多,部分地区出现了少量企业债务崩盘引发债务危机的困局。今年全国共有4800多只信用债到期规模合计约3.8万亿元,偿还压力仍然较大。

房地产市场泡沫与库存双重风险并存。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中陷入两难困境。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泡沫仍在累积,看涨预期并未产生较大变化,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采取推迟项目入市、变相加价等措施维持市场价格,导致房价短暂调整后可能重新抬头。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依然严重,商品房待售面积仍居高不下,短期内库存难以消化,部分地区库存去化周期仍高达50个月以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