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扶贫资金从“输血”到授信之变

宁夏盐池:扶贫资金从“输血”到授信之变

摘要:“依托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依靠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的答案是,充分发挥“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的品牌优势,将财政扶贫资金和富民主导产业有效嫁接,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一条特色富民之路。

“心里像用鸡翎子扫过一样舒坦。”8月1日,宁夏盐池县王乐井乡一个山梁上,村支书朱玉国看着夜幕下灯火通明的曾记畔村,喃喃说道。6月中旬,这个偏远小山村装上了路灯,在夜色下登高观景成了朱玉国最大的享受。

“过去,不光屋外是黑的,屋子里也不亮。”山大沟深的曾记畔村直到1998年才通上电。很多年来,为了省电,村里人都舍不得装瓦数大的电灯泡。

如今,曾记畔村的人均纯收入已从2006年的1500元增加到8258元。是什么点亮了他们的生活?

“依托创新推动产业发展、依靠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的答案是,充分发挥“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的品牌优势,将财政扶贫资金和富民主导产业有效嫁接,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走一条特色富民之路。

破解农民贷款难

——贫困村的信用生态之变

朱玉国清晰记得,曾记畔村推动“互助资金”试点时所经历的思想风暴。此前,扶贫资金的使用基本以“输血”为主。习惯了“白给”的村民听说用这个钱还要还,一时无法接受。他们说:“过去给了就不往回要了,这个不仅要还,还要入股、收利息。”这一年,国家拨款的20万元加上村民入股的股金,总额只有31万元的互助资金,却有八九万元在账户中从年头趴到了年尾。

“今年,村里的互助资金已发展到800万元,早早就被一订而光。”朱玉国说,互助资金的“五户联保”根植于传统农村长达数代人的信任关系,谁也不想被人“戳脊梁骨”,几年下来,村民们慢慢形成了良好的信用习惯。

“过去村民贷款非常难,有段时间还需要公职人员担保才能贷上。”在花马池镇惠泽村,村支书官玉说,由于少数人不按时还款,金融机构在贷款上非常谨慎。

如今,“信用能当钱花”“失信寸步难行”……这些村民随口蹦出的鲜活语言恰好折射出农村信用生态的改变。

盐池县进而建立乡、村、组、户“四信”评定系统,按照“1531”的比例(即精神文明10%、信用情况50%、家庭资产30%、基本情况10%),将全县所有农户的信用情况由低到高分为A、A+、AA、AAA四个信用等级,实行贷款额度、利率优惠与信用等级挂钩,推行免担保免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共同评定、共同认可、共同应用,破解了农村信用体系共建共享难题。

“根据授信金额,拿上‘金扶卡’,就可以随贷随还,特别方便。”惠泽村村民陈占山说。

去年4月份以来,盐池县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总量由28亿元增加到目前的35亿元,受益群众从2万户增加到2.9万户。十分难得的是,全县小额信贷始终保持“零”违约。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