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加“造血”
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二台镇德胜村,眼瞅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马铃薯种苗,徐海成心里乐开了花。这位曾在自己家中接待过习总书记的中年汉子,俨然成了当地的“明星”人物。
几年前,徐海成家中两个孩子相继考上了大学,靠种地养羊维持生计的他明显感觉到了压力,生活花销开始入不敷出。
“日子从2012年开始有转变。”徐海成说,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徐海成开始尝试着种马铃薯,结果当年收入就翻了一番,全家收入第一次达到了2万元。之后,徐海成依托马铃薯种植培育这条路子,家庭收入不断提高,到2016年全家年收入已达到4.3万元。今年徐海成家一口气承包了6个微型薯育种大棚,保守算下来,到年底能增收10万元。
如今,马铃薯育种已成为张北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在张家口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张北建立了县、乡、村、户四级脱毒马铃薯繁育推广体系,已带动3万多农户实现持续增收,帮助500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今年,德胜村迎来了新的扶贫项目——光伏扶贫,徐海成一次性拿到了11年的土地补偿金,总共14.6万元,投资育种大棚的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近年来,张家口市紧抓建设新能源示范区的机遇,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除一次性支付村民占地补偿款外,还每年给村民“分红”,鼓励他们投资致富产业,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目前,张北县11万千瓦的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已获批复,32座村级电站已完成规划编制,扶贫电站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帮助6320名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感谢总书记帮咱算清了脱贫账,感谢政府帮咱引进了致富好产业。只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咱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面对未来,徐海成信心满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