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解说词(5)

《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解说词(5)

摘要: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解说词】

回首新中国法治建设进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逐步驶入快车道,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字幕】2014年10月23日 北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解说词】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历史性一跃的关键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第一个百年”目标胜利在望,“第二个百年”目标日渐接近。同时,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这艘航船,需要法治的护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需要法治堤坝的保护;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成果,需要法治的守卫。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会处,肩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

【解说词】

2014年的金秋十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大幕拉开。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以法治为议题的中央全会。至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全面展现在世人眼前。

【解说词】

2014年10月23日下午3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草案,摆放在出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每一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座席前。

这份《决定》草案,凝聚了全党的智慧,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文件起草过程中,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了党内和社会各方面意见,经过了反复修改。

【同期】习近平总书记

现在提请表决,同意的中央委员请举手。

【解说词】

决定获得一致通过。至此,“全面依法治国”被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一道,构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的战略举措。

【同期】中国政法大学 终身教授 张晋藩

把依法治国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总结国际范围内社会主义兴亡的历史教训,同时也是总结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得出的重大结论。这个结论也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