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基于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

文化传播:基于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传播工作和国际话语能力建设,提出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因此可见,越是在国家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历史时期,越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越是在新媒体传播的文化语境中,文化传播国家战略的理解和设计就越发显得重要和急迫。

所谓国家战略,是将原本多用于军事领域的“战略”一词及其意义放大到整个国家的相应层面,指国家为实现自身规划目标而科学制定的具有统摄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行动策略。按照这一理解,国家战略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发展的方向、国家建设的规划、国家资源的统筹、国家力量的使用以及国家形象塑造和国家精神凝聚等,是事关国家发展建设全局乃至国家盛衰兴亡的顶层设计与方略。

一个国家的发展,当然依赖于经济、科技乃至国防实力的进步与提高,文化的繁荣同样不可或缺。而在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忽视其在整个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及其可以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因此,任何国家及其不同目标下的国家战略,其中都必然包含着自身文明发展和对外文化传播的内容和策略,甚至可以说,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国家传播乃至全球传播的核心途径和手段。在此背景下,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中国智慧与中国故事的有效传播,即通过文化传播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世界的理解和认同,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人们在对周围世界进行解读和辨析时,往往遵循一种生存体验哲学。也就是说,人类自身特殊拥有的认知结构、生存经验以及生理特征同时是具有类的相似性的,因此,任何不同文化之间都具有基于某种文化共性的同质部分,这不仅构成不同文化间相互理解的起点,同时也为促进世界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互动交流以及各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可能。历史经验早已证明,越是源远流长的文明,越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便越是具有文化传播以及文化影响的价值和能力。就中西方文化而言,虽然二者间存在诸多差异,但更拥有许多基于人类共同美好追求的共通之处,尤其是历经五千年淘洗传承的中华文明,积淀了许多可在对外传播中被人们所认同的人类的共同价值。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理念层面将文化传播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进行布局,同时还要重视实践层面的推进,即我们的文化传播,其目标不仅是让中国理念“走出去”,更关键的是要让中国理念在合理的传播机制下影响世界。事实上,“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我国现阶段进行文化传播、彰显文化感召力的有效载体。

以“一带一路”为例。“一带一路”的提出是古代地缘意义上的“丝绸之路”及其历史文化意蕴的当下多元化阐释,它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一带一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基础上,以一个充满活力和自信、积极担当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树立了一种主动型文化传播的典范。2017年联合国安理会第2344号决议首次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载入其中,并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由此可见,“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播,构建起了一个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为基点的更加丰富的、融通中外的文化传播创新话语体系,进一步强化了我们民族性与国际化相统一的文化传播战略的理念和实践意义,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