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的大医精诚

王振宇: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的大医精诚

摘要:“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王振宇称,医者有三样品质最重要:责任心、同情心和勇于担当的气魄。所谓“至重唯人命,最难确是医”,求学时,他是朝乾夕惕的学子;行医时,他是妙手回春的白大褂;为师时,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程师。三地求学,四海行医,八方桃李,王振宇用责任担当诠释新时代下的大医精诚,彰显着甘为春泥的奉献精神,镌刻下自强不息的人生华章。

这样的手术,王振宇每天要做三四台。本人供图

一身白大褂映着天蓝色条纹衬衫,眼神犀利明亮,腰背挺拔,一米八多的身材给人莫名的威严感,但并不压迫。初见王振宇教授,很难相信他已年过花甲。

王振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内最著名的脊髓脊柱外科疾病诊治专家,现任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脊髓脊柱专业组组长。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从事神经外科专业35年,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主编国内第一部《脊髓肿瘤外科学》。

对上面这段介绍,王振宇教授似乎并不“感冒”。他给自己的定位只有三个词:医生、学者、老师。

求学:对知识学问从不满足

“我对知识、学问从来都不满足,如饥似渴”,回忆起20几年的求学路,王振宇称:“没想太多,就想往前奔。”

王振宇出身医学世家,父亲是中原名医、河南中医学院的王庚贤教授。今年3月份,郑州有关单位组织了王庚贤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到场近千人。王振宇说,父亲从药铺的坐堂郎中做起,年纪轻轻就名满中原,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组建中医学院时被作为地方名医被第一批征召。在王振宇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总挤满了人,家外总停着一大片自行车、架子车,有时候还有小轿车。

“我从小就觉得,做医生最有出息,因为这是救人的大事业啊”。 王振宇说,自幼受父亲言传身教,家里兄弟姊妹共五人,全部从医。

王振宇几岁就开始背汤头歌诀,小学就帮父亲“抄方子”,初中已经熟读了不少中医典籍。高中赶上“文革”,学校停课了,但他没有停止学习,而是在家研读医书,跟父亲学习经络、针灸,在县中医院药房学习炮制和抓药。

“我从小记忆力好。”王振宇还清晰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教育局在各校抽调学生背毛主席的“老三篇”,他被选为全校唯一代表参赛。

高考一恢复,王振宇顺利考入河南医科大学。“我从小学中医,但读大学选了西医。我不觉得有什么区别,觉得能进去这个大门,能治病救人就行。”王振宇称,因为兴趣加志向,自己学习特别刻苦。毕业时省卫生厅组织统一考试,全国的军队医院也下来招人,王振宇记不清自己考了第三还是第几,只记得有天下着雨,卫生厅的工作人员来到家里,告诉他由于成绩好,有优先选择权。“招人的都在驻地,一过去大家都知道我,他们就想要成绩好的。”王振宇最后选择了郑州空军医院。这一年,他27岁。

工作一年后,国家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我不满足,一心想考研究生。”英语底子薄,他就报了广播电视大学专修英语,还买了台老式收音机,每天定时定点听节目,练口语。1983年,王振宇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而此时的他,已与爱人结婚。读研究生第一年时,孩子出生,而他只回去了三天。

“有天下着大雨,我爱人从郑州来西安找我。那时孩子刚会走路,她牵着孩子站在雨里,我在实验室不知道,同学过来喊‘你老婆来啦!’”讲这话时,他眼里满是疼惜。

“那时为了学习牺牲了家庭,但光牺牲不行,还得奋进啊。”西安的夏天尤其折磨人,狭小闷热的实验室里是各种动物尸体的臭味。最多的日子里,王振宇白天跟老师查房、学习,晚上赶紧跑去实验室,一呆就是半夜。

1992年,刚刚完成博士学生论文答辩(右四为王振宇)。本人供图

努力不会白费。王振宇的硕士毕业论文获首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二等奖,中央领导亲自颁奖。他还因此受邀去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这年他32岁。

硕士毕业后,王振宇回到郑州空军医院,一年后得到去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的机会。学习开阔了眼界,1989年,王振宇考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博士研究生。这一年,他35岁。

从1983考取硕士研究生开始,为了求学,王振宇辗转西安、郑州、北京,与爱人聚少离多。等到1992年博士毕业,孩子都已经9岁了。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