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华臻:“河长”“路长”丰富了城乡治理单元

汤华臻:“河长”“路长”丰富了城乡治理单元

今天,北京迎来了“最堵9月”。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交通高压”,北京交管部门将推出新的管理模式——“路长责任制”,交通支大队长、警长根据不同路段的性质以及重要性实名承包道路,实行网格化管理。

除了新近面世的“路长”,近些年来,格长、河长、街巷长、楼门长等等一大批“长”,活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助推着城市治理不断走向精细。这些“长”看着不是“官儿”,管的事儿却不少。比如河长,不论是水质达标状况,还是两岸绿化水平,他都得负总责;比如街巷长,环境卫生状况如何、垃圾分类合格与否,他都得统筹协调;再比如新上任的路长,交通标志标线设置是否合理,信号灯是否正常,拥堵是何原因,他都得操心张罗。通过专项专事落到专人,丰富了城乡治理单元,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效能。以河长制为例,率先试行该制度的海淀,仅2015年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就减少了60%。

城市治理是一个宏观概念,涉及的却多是具体而微的事。特别是进入精细化治理阶段,细枝末节的问题会更加突出。它们犹如一个个神经末梢,可能是整条河流的某一段,可能是繁忙街区的某一块,也可能是一条巷子、一座楼宇。同时,城市治理对象与传统行政架构未必一一对应,很多工作需要跨区域、跨部门、跨单位协同开展。正因此,做好城市精细化治理这篇大文章,必须因地制宜,不断缩小和丰富治理单元,既实现相关工作的衔接联通,又把责任具体到段、具体到格、具体到巷、具体到人。用一位老街坊的话说,“这地上的一厘米归谁管都明确了,那推诿和扯皮可不就没了空间”。

今天的北京,正在探索建立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而体系一词,恰恰点出了当前城市治理的努力方向。所谓体系,应当是包括各领域、各层级在内的体制机制的统筹安排,应当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众多基础元素的支撑,必须把各个节点都衔接好,就好比一个有机生命体,要保持健康活力,必须尽可能地激发每个细胞,畅通每根毛细血管。从这个意义上说,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治理方式,切细切小治理单元,精准对接群众诉求,理顺众多“块上”“段内”“格里”的纷繁事务,才能有力支撑起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这张大网。

城市治理永远在路上,各种各样的“长”只是其中一项尝试。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未来还需要大家都来创新思维、拓展思路,“拿出各村的高招”。当“治理工具箱”越来越丰富,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出超大城市有效治理的“北京方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